[发明专利]一种丝状真菌裂褶菌生物矿化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7359.8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驰;陶琳;苏秋怡;张静怡;肖湘月;冀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2155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状 真菌 裂褶菌 生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状真菌裂褶菌生物矿化的检测方法,包括:A)对收集的裂褶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裂褶菌菌丝;B)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裂褶菌菌丝,确认是否有晶体物质存在;C)对裂褶菌菌丝和子实体样品进行处理;D)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理后的裂褶菌菌丝样品和子实体样品,确定生物矿化发生部位;E)对处理后的裂褶菌菌丝样品和子实体样品的晶体区域和非晶体区域进行能谱分析,分别测得其所具有的元素成分;F)通过质谱法测定子实体中该元素含量,将所得数据与其它种类食用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该方法易操作且成本不高,检测得到的结果数据易分析处理且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状真菌裂褶菌生物矿化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矿化(biomineralization)是指由生物体通过生物大分子的调控生成无机矿物的过程。与一般矿化最大不同在于有生物大分子生物体代谢、细胞、有机基质的参与,是生物形成矿物的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物特定的部位,在生物有机物质的控制或影响下,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变为固相矿物的作用。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又称白参、树花、八担柴,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裂褶菌广布于世界各地,云南采食裂褶菌历史悠久,其食用价值高,质嫩味美,具有特殊浓郁香味,性平,具有滋补强壮、镇静作用,为高档食药用菌。裂褶菌形态、交配特性和生活史早已有系统研究,但其生物矿化现象及生物矿化发生的检测方法还尚未被报道。
真菌细胞壁沉淀矿物质是比较常见的事情,真菌草酸钙结晶不算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很多物种都有草酸钙结晶现象,如双孢蘑菇,鬼伞,裂褶菌,木耳以及一些菌根真菌等。且真菌草酸钙结晶沉淀可能是一种钙离子脱毒效应,双孢蘑菇草酸钙结晶沉淀也可能是降低环境中的钙离子浓度。真菌降解外界物质时毫无疑问的需要在微环境中释放大量的相关离子,进一步而言,既然很多真菌酶解外来物质,控制菌丝周围微环境的离子浓度似乎是有必要的,以确保酶的最大活性。通过从环境中转移钙离子到气生菌丝,进而将钙离子以草酸钙的形式整合起来,以至于钙离子的浓度以及其他潜在的毒害效应得以有效的降低。
对生物矿化的研究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典型的如CN102850565A公开的“一种促进细胞生长的柞蚕丝素的生物矿化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人工诱导快速生物矿化制成的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但未能提供判断材料是否成功发生生物矿化的检测结果。又如CN102294034B公开的“一种生物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矿化材料,可作为牙本质原位再矿化诱导剂进行应用,该专利虽在附图中提供了其检测结果的核磁氢谱图、红外谱图及扫描电镜照片,但未给出具体检测方法,且其所示图片并未显示明显生物矿化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状真菌裂褶菌生物矿化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易操作且成本不高,由该方法检测得到的结果数据易分析处理且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丝状真菌裂褶菌生物矿化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挑取裂褶菌子实体组织,制得裂褶菌子实体样品,同时对裂褶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裂褶菌菌丝;
B)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裂褶菌菌丝,确认是否有晶体物质存在;
C)对裂褶菌菌丝和子实体样品进行处理;
D)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步骤C)处理后的裂褶菌菌丝样品和实体样品,确定生物矿化发生部位;
E)对步骤C)处理后的裂褶菌菌丝样品和子实体样品的晶体区域和非晶体区域进行能谱分析,分别测得其所具有的元素成分;
F)在能谱分析发现晶体区某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非晶体区后,再进一步通过质谱法测定晶体区中该元素含量,将所得数据与其它种类食用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裂褶菌是否发生生物矿化以及矿化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