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污水处理并取代消毒工艺的板式超滤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7358.3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于利晓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污水处理 取代 消毒 工艺 板式 超滤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并取代消毒工艺的板式超滤膜方法,属于过滤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污水池内放置使用板式超滤膜围合形成的过滤器;步骤S200,使用所述过滤器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器的内腔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为净水出水端;步骤S300,定期对所述过滤器进行曝气,以消除所述板式超滤膜外侧的膜表面污泥积累;定期对所述过滤器进行反冲洗,以对所述板式超滤膜进行反冲洗,通过采用上述步骤,省去了后续的消毒工艺,使污水的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投资、运行以及维护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工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并取代消毒工艺的板式超滤膜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畜禽废水、医院废水等多种废水中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以及寄生虫等。这些废水中的病原体一旦进入水体,会导致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激增,从而引起人体疾病甚至瘟疫。且他们往往是与大肠杆菌以及一些其他细菌进行共存,因此我们通常对排放废水中的大肠菌群数进行规定以作为病原体污染的响应指标,并要对其进行严格把控。
超滤膜设备主要由产水管路、曝气管路以及膜片组成。超滤膜的工作基本原理为在一定压力和流量下,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为推动力,以错流的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和小于膜孔径的小分子透过膜,而大分子物质以及细菌微生物等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问题:由于绝大部分的细菌直径都在0.5-5μm的范围内,因此目前常用的超滤膜设备通过较小的膜孔径对细菌微生物均有着较好的截留效果,但其产水并不能达到可以直接排放的标准。因此,后续往往要经过消毒工艺才能使其细菌数目达到安全排放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氧化剂消毒以及辐射消毒。其中加氯消毒、臭氧消毒以及紫外线消毒虽然对细菌和病毒的去除效果均较好,但加氯消毒会产生余氯,若排放到水体则依然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臭氧消毒运行具有一定危险性且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紫外线消毒则电耗大,对进水水质要求高。因此采用消毒工艺不仅增大了投资和运行成本,还增加了工艺的处理难度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附加影响。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存在显著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十分有必要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并取代消毒工艺的板式超滤膜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并取代消毒工艺的板式超滤膜方法,省去了后续的消毒工艺,使污水的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投资、运行以及维护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工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并取代消毒工艺的板式超滤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污水池内放置使用板式超滤膜围合形成的过滤器;
步骤S200,使用所述过滤器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器的内腔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为净水出水端;
步骤S300,定期对所述过滤器进行曝气,以消除所述板式超滤膜外侧的膜表面污泥积累;定期对所述过滤器进行反冲洗,以对所述板式超滤膜进行反冲洗。
优选的,在步骤S200中,所述使用所述过滤器对污水进行过滤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使用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在过滤网内形成一次过滤污水;
步骤S220,所述板式超滤膜对一次过滤污水中的细菌、微生物进行二次过滤,形成符合标准的可直接排放的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