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打孔革泛盐霜的皮革坯革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5074.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安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德皮革(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1/00 | 分类号: | C14C1/00;C14C3/08;C14C11/00;C14B1/58;C14B1/02;C14B1/4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张钦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打孔 盐霜 皮革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皮革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防打孔革泛盐霜的皮革坯革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分选‑蓝湿皮回水‑挤水‑削匀‑预复鞣‑中和‑复鞣‑染色‑加脂‑固定‑水洗‑挤水伸展‑真空干燥‑挂晾干燥‑一次震软‑摔软‑二次震软‑绷板‑量尺分选‑包装入库。在加脂时采用4‑10wt%的聚硅氧烷和聚合物加脂剂(防水油),用0.5‑1.0wt%的铬单宁甲酸后固定。在皮胚生产过程中采用全新的复鞣工艺开创性在加脂时引入防水油建立防水体系,使得水不能浸透坯革,将无机盐离子溶解;切断无机盐离子结晶析出的途径避免了打孔皮革泛盐霜情况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打孔革泛盐霜的皮革坯革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盐霜:是指皮革中的盐分未经充分水洗干净,当皮革放置于潮湿环境后,盐分渗出表面,致使粒面出现一层白色霜状物,盐霜擦去后仍将重现,主要产生因素在坯革生产过程。
蚯蚓纹:在出现盐霜的边缘出现了凸起硬块状界限。
随着人们对皮革时尚性的要求,以汽车坐垫革为例,汽车厂商在内饰设计时更多偏向于打孔皮,打孔皮增加了泛盐霜的风险。
现有坯革加工过程中使用到很多化工含有大量无机盐离子(Na+、SO42-、Cl-、NH4+等),主要起到帮助渗透作用。经过干燥整理后,会有大量的离子残留于皮胚中。做完成品后,打孔皮革中的无机盐离子会在特定条件(浸湿)下,重新干的过程中结晶析出,堵在孔内,呈现出一条孔线状的白线,引起消费者担忧和投诉。
针对泛盐霜问题,皮革业界一般做法是水洗,降低革内的无机盐离子含量,从而降低泛盐霜的风险。但这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盐霜的问题。时而爆发的消费者端的泛盐霜投诉,影响到了汽车厂商的品牌,也让皮革供应商面临随时会被替换掉的,丢失客户的风险,消除风险、克服盐霜和蚯蚓纹是提高产品质量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打孔革泛盐霜的皮革坯革制造工艺,在皮胚生产过程中采用全新的复鞣工艺开创性在加脂时引入防水油建立防水体系,使得水不能浸透坯革,将无机盐离子溶解;切断无机盐离子结晶析出的途径避免了打孔皮革泛盐霜情况的出现。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防打孔革泛盐霜的皮革坯革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分选-蓝湿皮回水-挤水-削匀-预复鞣-中和-复鞣-染色-加脂-固定-水洗-挤水伸展-真空干燥-挂晾干燥-一次震软-摔软-二次震软-绷板-量尺分选-包装入库。在加脂时采用4-10wt%的聚硅氧烷和聚合物加脂剂(防水油),用0.5-1.0wt%的铬单宁甲酸后固定。
进一步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分选:对蓝湿皮进行挑选分类;
S2.回水:使蓝湿皮回水到新鲜皮状态;
S3.挤水:使用进口通过式柞水机,将胚革的水分控制到45-50wt%;
S4.削匀:削匀时避免出现破洞,削匀伤,厚度不均等问题;
S5.预复鞣:液比0.8-1.0,内温30-35摄氏度,加入0.5-1.0wt%亚硫酸化鱼油加脂剂,转动20min;加入1.0-2.0wt%铬单宁转动90min;
S6.中和:液比1.0-1.5,内温32-36℃,加入将2-3wt%的甲酸钠,转动30min;加入0.5- 1.0wt%碳酸氢钠,转动30min;加入0.5-1.0wt%碳酸氢钠,转动60min;要求PH在4.8-5.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德皮革(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柏德皮革(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5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紧实皮革坯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