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4422.2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苏飞;徐丽;蒋正文;袁亿;李时春;陈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5/08;B26D7/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戴玲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激光 加热 辅助 切削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加工装置,包括激光器、刀头、壳体、输入端板、输出端板、主轴、行星齿轮和内齿圈,输入端板和输出端板可转动的设于壳体内,所述内齿圈固定于壳体内,行星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行星齿轮的行星架均与输入端板和输出端板连接,主轴的输入端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主齿轮,主轴的输出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输出端板上,刀头与主轴的输出端连接,激光器安装于输出端板上,行星架、输入端板、输出端板构成可相对壳体和主轴转动的旋转体。本发明将主轴的传递过来的高速变成低速,主轴带着刀头高速运转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削,激光器随着输出端板进行低速运转,从而完成了激光辅助切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铣复合加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工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在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缺陷。近年来,随着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深入研究,发现钻铣复合加工能有效降低切削力的影响,进而减少加工缺陷,提高加工质量。钻铣复合加工包括第一步的钻孔和第二步的螺旋铣孔。其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有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热较为敏感,通过加热材料能使材料改性,从而降低材料切削的难度。而在众多的热源中,激光能控制加工区域,是理想的热源。但是刀头的切削为高速旋转,而激光器不能随着刀头高速旋转,因而如何进行激光器的合理安装,实现其能利用刀具的转动驱动成为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主轴的传递过来的高速变成低速,主轴带着刀头高速运转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削,激光器随着输出端板进行低速运转,从而完成了激光辅助切削的便携式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加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加工装置,包括激光器、刀头、壳体、输入端板、输出端板、主轴、行星齿轮和内齿圈,所述输入端板和输出端板可转动的设于壳体内,所述内齿圈固定于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与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齿轮的行星架均与输入端板和输出端板连接,所述主轴的输入端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主齿轮,所述主轴的输出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输出端板上,所述刀头与主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激光器安装于输出端板上,所述行星架、输入端板、输出端板构成可相对壳体和主轴转动的旋转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调距机构,所述调距机构包括活动座和移动模块,所述输出端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活动座设于安装槽内,所述移动模块用于驱动活动座在安装槽移动,所述主轴的输出端可转动的与活动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模块包括螺杆和两个螺杆座,两个螺杆座安装在输出端板上,所述螺杆安装在两个螺杆座,所述活动座设有与螺杆的螺纹配合的螺纹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用于避让主轴输出端的避空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一凹凸部,所述活动座设有可与第一凹凸部配合的第二凹凸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座设有可供主轴输出端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第一滚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器通过激光座安装在输出端板上,所述激光器在输出端板上的高度小于刀头在输出端板上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联轴器连接,所述主齿轮设于输入轴上,所述输入轴与输入端板之间设有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星架包括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所述第一行星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输入端板和输出端板上,所述第二行星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输入端板和输出端板上,行星齿轮设置两个,一个行星齿轮固定套于第一行星轴,另一个行星齿轮固定套于第二行星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及套丝方法
- 下一篇:电池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