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草干馏冷凝系统及其用于提取致香冷凝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7583.9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2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安福;周国俊;储国海;蒋健;肖卫强;许式强;卢昕博;陈震;计鹏帆;宋振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24 | 分类号: | A24B15/24;A24B15/22;A24B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310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草 干馏 冷凝 系统 及其 用于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叶流化干馏提取致香冷凝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烟叶经预处理形成烟叶原料;烟叶原料在流化床中发生快速裂解反应生成包括裂解气和焦炭的裂解产物;所述裂解产物通过气固分离器去除其中的焦炭获得所述裂解气;所述裂解气经过第一冷凝单元产生第一气相产物,所述第一气相产物经过第二冷凝单元形成第二气相产物从而获得致香冷凝液;其中,所述第一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为0‑30℃,所述第二冷凝单元温度的冷凝温度为‑20‑30℃,本发明通过分段控制冷凝条件,留存不同特性的产物,可选择性的利用烟草干馏成分,提高产物应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烟草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收集烟草干馏致香成分的系统和工艺。
背景技术
烟草燃烧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烟气中会含有烟草特有的香味,主要包括酚类和氮杂环化合物(吡啶、吡咯、吡嗪),以及部分酸类、醛类、酮类、醇类、酯类等香味成分。这些香味成分在烟草本身中不存在,或含量较少,或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而在卷烟烟气中是影响烟气感官享受的重要香味成分。新型烟草产品未经过燃烧,缺失了部分香味成分。通过烟草干馏技术,可弥补这些缺失的成分。烟草干馏是指将烟草加热分解,生成各种气体、蒸汽、固体残渣等,经冷却后得到气体和液体。干馏所得产物经除尘后,可通过冷凝单元收集香味成分,通过控制冷凝条件分离物质,可选择性的利用烟草干馏成分,提高产物应用性。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烟叶流化干馏提取致香冷凝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烟叶经预处理形成烟叶原料;烟叶原料在流化床中发生快速裂解反应生成包括裂解气和焦炭的裂解产物;所述裂解产物通过气固分离器去除其中的焦炭获得所述裂解气;所述裂解气经过第一冷凝单元产生第一气相产物,所述第一气相产物经过第二冷凝单元形成第二气相产物从而获得致香冷凝液;
其中,所述第一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为0-30℃,所述第二冷凝单元温度的冷凝温度为-20-30℃,且所述第一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
本发明通过分段控制冷凝条件,留存不同特性的产物,可选择性的利用烟草干馏成分,提高产物应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凝单元的的冷凝温度比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高0-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冷凝单元与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介质为聚乙二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为20℃,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为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凝单元和/或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可调。
第二方面,本发明依据前述方法制备获得致香冷凝液。
第三方面,本发明将前述获得的致香冷凝液应用在电子烟烟液、电加热烟草制品或传统卷烟的制备。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烟草干馏冷凝系统,包括烟叶原料处理系统、流化床、气固分离系统、第一冷凝单元、第二冷凝单元:烟叶经所述烟叶原料处理系统预处理形成烟叶原料后送入所述裂解反应系统;所述烟叶原料在所述流化床中发生快速裂解反应生成包括裂解气和焦炭的裂解产物后送入所述气固分离系统;所述裂解产物通过所述气固分离系统去除其中的焦炭获得所述裂解气后送入所述冷凝系统;
所述裂解气经过第一冷凝单元产生第一气相产物,所述第一气相产物经过第二冷凝单元形成第二气相产物从而获得致香冷凝液;其中,所述第一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比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高0-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凝单元温度为0-30℃,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为-20-30℃,且所述第一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为20℃,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冷凝温度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7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