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光源和投影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139.5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田有良;刘显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2B27/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光源 投影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光源和投影设备,属于光电技术领域。投影光源包括:激光器、微透镜阵列、合光镜片和荧光轮,其中微透镜阵列用于增加多束激光在快轴和慢轴方向上的发散角度;合光镜片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多束激光通过透射区入射至荧光轮并产生荧光以及将激光反射至合光镜片,合光镜片的反射区将射入的激光和荧光反射向光导管的入光口;其中,经过所述微透镜阵列后的多束激光的在快轴和慢轴方向上的发散角度的比值正相关于所述光导管入光口处矩形长边和短边的比值,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光导管的收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光源和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对于投影设备中投影光源的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投影光源包括:激光器001、二向色镜002、第一准直透镜组003、荧光轮004、光导管005和中继回路系统,该中继回路系统包括第二准直透镜组006、第一反射镜片007、第一准直透镜008、第二反射镜片009、第二准直透镜010、第三反射镜片011和第三准直透镜012。二向色镜002和荧光轮004沿激光器001的出光方向(如x方向)依次排布于激光器001的出光侧,光导管005与二向色镜002的排布方向(如y方向)与激光器001的出光方向垂直。二向色镜002用于透过蓝光且反射红光和绿光。激光器001可以向二向色镜002发出蓝色激光,该蓝色激光穿过二向色镜002射向第一准直透镜组003,进而透过该第一准直透镜组003射向荧光轮004。荧光轮004包括荧光区和透射区,荧光轮004可以绕平行于该出光方向的转轴转动,在荧光轮004转动过程中蓝色激光射向该荧光轮004的不同区域。当蓝色激光射向荧光轮004的透射区时,蓝色激光穿过该透射区射向中继回路系统,进而通过中继回路系统传输至光导管005。当蓝色激光射向荧光轮004的荧光区时,激发荧光区发出红光和绿光,该红光和绿光穿过第一准直透镜组003射向二向色镜002,进而被二向色镜002反射至光导管005。如此光导管005可以接收红光和绿光以及蓝色激光,进而可以将光导管005接收的三基色光再射向照明系统最终达到光阀表面调制,并经光阀调制后再进入投影镜头投射成像。
但是技术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由于从光源出射的三基色光在光路径中需通过多个光学透镜,而经过多个透镜透射后的光束在入射光导管时存在光斑形状与光导管入光面匹配度不佳的问题,进而导致光导管的收光效率较低,最终影响光学系统的光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源和投影设备,能够提高光导管收光效率并改善光圈分界现象。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源,所述投影光源包括:激光器、微透镜阵列、合光镜片和荧光轮;
激光器用于射出多束激光;
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微透镜,微透镜阵列用于增加多束激光在快轴和慢轴方向上的发散角度;
合光镜片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多束激光通过透射区入射至荧光轮,荧光轮包括光转换区和激光引导区,
当多束激光射向光转换区时,光转换区被激发出荧光,荧光被荧光轮反射向合光镜片的反射区;
当多束激光射向激光引导区时,激光引导区将多束激光射向反射区;
反射区将射入的激光和荧光反射向光导管的入光口;
其中,经过微透镜阵列后的多束激光的在快轴和慢轴方向上的发散角度的比值正相关于光导管入光口处矩形长边和短边的比值。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上述的投影光源,以及光阀和镜头;
所述投影光源用于向所述光阀发出激光,所述光阀用于将射入的激光进行调制后射向所述镜头,所述镜头用于对射入的激光进行投射以形成投影画面。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防盗锁芯结构及其防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耐磨高水接触角硬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