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i-Fi和5G融合组网系统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3266.X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雷永成;高翔;于杰;迟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纳斯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西加云杉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H04W12/08;H04W28/08;H04W48/18;H04W88/06;H04W88/16;H04Q1/02;H04Q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齐童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 fi 融合 组网 系统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Fi和5G融合组网系统及其装置,属于融合组网技术领域,包括终端侧和网络侧,终端侧与网络侧连接,终端侧包括用户身份识别卡/嵌入式SIM卡、融合非接入层和5G非接入层,用户身份识别卡/嵌入式SIM卡的输出端分别与融合非接入层和5G非接入层连接,将业务锚点设置在融合业务网关,将Wi‑Fi网络和5G网络作为地位相同的接入网,标准方案是将Wi‑Fi网络接入5GC;终端业务数据统一融合到网关,更便于双链路负荷分担,业务经过5G和5GUPF之后,IP转发到融合网关,进行GRE解封,不需要在5GUPF做隧道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组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Wi-Fi和5G融合组网系统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3GPP标准组织,发布了TS24.502规范,可以将非3GPP接入网接入5GC,方案示意如图1-2所示,运行一份Wi-FiNAS实例,与5G共用SIM卡信息,生成终端用户ID,与5G非接入层使用相同的用户ID;网络侧部署N3IWF网元,与5GC的控制面通过N2接口,与5GC用户面通过N3接口,与Wi-Fi网络组成非3GPP接入网络;终端与N3IWF之间建立IPsec信令安全隧道,且建立GREoverIPsec业务安全隧道;终端5G非接入层通过5G网络接入5GC,Wi-FiNAS消息通过Wi-Fi网络在IPsec隧道内传输到N3IWF,N3IWF将NAS消息透传到5GC,在5GC进行注册和认证;终端的业务数据基于GREoverIPsec隧道可以通过Wi-Fi网络传输到N3IWF,N3IWF经N3接口到5GC业务面,统一由5GC业务面传输到数据网络。标准方案并没有将业务统一融合到一个网关或者5GUPF;业务经过Wi-Fi和N3IWF之后,还需要经过N3(GTP-U)接口进入5GUPF,多了一级GTP-U隧道处理,并且融合组网装置内置的散热效率较低,导致设备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i-Fi和5G融合组网系统及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Wi-Fi和5G融合组网系统,包括终端侧和网络侧,终端侧与网络侧连接,终端侧包括用户身份识别卡/嵌入式SIM卡、融合非接入层和5G非接入层,用户身份识别卡/嵌入式SIM卡的输出端分别与融合非接入层和5G非接入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侧包括5G无线接入网、Wi-Fi接入点、本地5G、5G核心网控制面融合组网切片、融合业务网关、数据网以及Internet;
所述5G无线接入网和Wi-Fi接入点与终端侧连接,5G无线接入网与本地5G连接,本地5G接在数据网上;Wi-Fi接入点与融合业务网关连接,融合业务网关分别与5G核心网控制面融合组网切片和数据网连接,数据网接在Internet上。
进一步地,用户身份识别卡/嵌入式SIM卡独立设置或者与5G共用,允许用于Wi-Fi接入的身份标识;运行融合非接入层和5G非接入层信令协议实体,可用于Wi-Fi接入5G核心网控制面融合组网切片。
进一步地,融合业务网关对Wi-Fi网络进行统一管控,并作为用户流量业务锚点,融合业务网关与数据网有数据接口。
进一步地,终端侧与融合业务网关通过网络侧建立GRE隧道,通过Wi-Fi接入点建立GRE隧道和IPsec安全隧道。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包括Wi-Fi和5G融合组网系统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背面安装有Wi-Fi天线,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板,隔板上分别连接有控制组件、散热组件和减震组件。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5G模块和Wi-Fi模块,电路板的四边通过螺栓固定在电路板上,5G模块和Wi-Fi模块并排锡焊在电路板上,并且5G模块和Wi-Fi模块之间连接,Wi-Fi模块与Wi-Fi天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孔和防尘网,散热孔对称设置在箱体的两侧,防尘网覆盖在散热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纳斯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西加云杉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纳斯合一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科信智能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西加云杉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