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的沥青生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2156.1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樊宪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东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C3/04 | 分类号: | C10C3/04;B01J19/28;B01J10/00;F23G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3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沥青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沥青生产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的沥青生产设备,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搅拌缸体通过固定在底板上的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搅拌缸体的转动,在缸体转动过程中位于缸体下防固定在底板上的四个连接在支撑杆上的固定滚轮保持缸体的稳定转动,当原料通过进给槽输送至搅拌缸体内,搅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搅拌缸体一端的气体抽泵抽出,并输送至处理腔中,在处理腔中通过天然气燃烧将废气进行处理,此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无害气体将导入沥青氧化腔中,在沥青氧化腔中,通过来自处理腔内的高温无害气体以及来自氧气储存腔的氧气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沥青的高温氧化,最后处理好的沥青经倾倒槽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的生产及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的沥青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中含有一定的石蜡,含量越多,其粘结性和耐热性越差。普通石油沥青中的含蜡量较高,但软化点与达到流动状态的温度差值却很小,当温度加到软化点时沥青已接近流动状态,因此施工后容易产生流淌现象,如果不加处理将会产生粘结不牢、流淌、易老化等缺点,所以在沥青生产中,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处理,去掉所含的蜡,改善性能后才可以使用,同时沥青的烟气和微粒粉尘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人体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头疼等症状。长期接触沥青和沥青烟气易诱发癌症,所以沥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也非常有必要进行处理,现在工业上处理沥青中石蜡大多为溶剂脱蜡法,但添加的溶剂的回收工作却十分复杂,另外工业上对废气的处理也并不完善,因此设计一套更高效处理石蜡杂质和废气的装置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沥青生产过程中过滤沥青当中掺杂的石蜡杂质,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和二次利用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的沥青生产设备,其机构主要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一侧固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方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传输齿轮,所述底板位于中间位置有一沥青搅拌缸体,所述搅拌缸体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与所述传输齿轮在同一水平方向的缸体一周设有与所述传输齿轮相啮合的控制缸体旋转的工作齿轮,所述搅拌缸体与底板中间,并在所述底板上方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固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上方设有转动连接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固设有光滑的滚轮。
优选的,位于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在所述搅拌缸体与底板中间固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也同样安装有支撑所述搅拌缸体转动的光滑滚轮,所述底板水平方向上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竖直方向上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脚,所述固定支撑脚上方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氧气储存腔,所述底板上方并位于所述搅拌缸体一端出口处固定安装有沥青氧化腔,所述底板上水平方向上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沥青生产废气处理腔,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搅拌缸体另一端出口处,并且远离所述底板处固定安装有沥青的原料进给槽,所述原料进给槽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第二固定支撑脚,所述两第二固定支撑脚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缸体靠近所述进给槽的一端外接有气体抽泵,所述气体抽泵下端与所述底板中间固设有第三固定座,所述气体抽泵的气体输出端设有第一气体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另一端导入所述废气处理腔中,所述处理腔远离所述气体抽泵的一侧固设有天然气储存腔,所述气体储存腔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固设有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上方安装有气体控制泵,所述气体控制泵接有第二气体输送管道,所述第二气体输出管道两端分别接入所述处理腔和所述天然气储存腔中,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道远离所述天然气储存腔的一端开有第二气体补充孔,所述废气处理腔中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接口同高度处,远离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气体输送管道,所述第三气体输送管道另一端导入所述沥青氧化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东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东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2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耐磨高通透金刚微晶釉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玻璃生产原料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