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气泡形成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1939.8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W·C·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兴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3/235 | 分类号: | B01F23/23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勇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气泡 形成 机构 | ||
一种具有开口的环状膜形成构件的顶部接收气泡溶液,重力引起溶液在开口内流过可移动构件的突出表面,使得气泡溶液的表面张力引起膜于开口内并在表面上形成。移除可移动构件以允许风从风供应部到达环状构件的后部以形成气泡并释放。表面的突出形状允许膜形成并使其随着构件移动并保持完整。与可移动构件机械地连接的触发器控制可移动构件的位置和电机的供能,电机驱动气泡溶液供应部和风供应部。触发器的连续按压引起一系列气泡形成并释放。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提交于2020年11月9日的临时专利申请No.63111157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气泡形成机构,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气泡形成机构,其中气泡以新颖方式形成。
背景技术
大多数常规气泡制备装置涉及利用移动杆来“擦拭”或者利用移动平面或含有气泡环的移动平面来抵着物体移动以形成气泡溶液膜。然而,这些设计的主要缺点之一在于,棒或平面必须非常接近气泡环以形成气泡溶液膜。如果存在甚至小间隙(其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公差或组装问题而经常出现),那么气泡溶液膜不可横穿气泡环而形成。该问题通常导致气泡制备装置视为有缺陷的,因为不可产生气泡。
因此,存在对于一种气泡形成机构的需求,该气泡形成机构可靠地形成气泡,而无需使用移动棒或移动物体来抵着气泡环移动以形成气泡膜。
发明内容
常规气泡形成装置的缺点由本发明通过利用具有开口的固定环状膜形成构件和具有突出表面的第二可移动构件来克服,该突出表面的尺寸约为该开口的尺寸。利用邻近固定构件开口的可移动构件,转移至固定构件的顶部的气泡溶液由重力引起以流动至开口中,并且气泡溶液的表面张力在开口内和在孔构件表面上形成了气泡溶液膜。可移动构件表面从开口内的膜抽出,使得风供应部的风引起膜形成并且释放气泡。可移动构件可重复地“冲压”至开口内侧的气泡液体膜中,从而相比于常规气泡膜制备装置,引起气泡以远远更高成功率形成。
机构还包括电机和连接至电机的触发器,该触发器在第一次按压时引起气泡溶液从容器转移至膜形成构件的顶部。电机还响应于第一次牵拉触发器而驱动风供应部。一旦电机启用,则气泡溶液将持续转移至膜形成构件,并且风供应部将持续将空气流提供至膜和膜形成构件,直至触发器释放。
响应于释放触发器和第二次按压触发器,可移动孔构件移动至远离膜形成构件的位置,从而从膜形成构件开口内的膜抽出可移动构件表面,从而允许风供应部的空气引起气泡形成并释放。
触发器的重复按压将引起气泡形成并释放。触发器的连续按压将引起一系列气泡快速地形成并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泡形成机构,该气泡形成机构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限定开口,该第二构件具有突出表面,该突出表面的尺寸约为第一构件开口的尺寸。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为相对于彼此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的;在该第一位置,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彼此邻近使得第二构件表面处于第一构件开口内;在该第二位置,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为彼此远离的。
当启用时,气泡溶液供应部连接用以将气泡溶液供应至第一构件的顶部。当启用时,风供应部将风提供至第一构件。提供了一种弹性加载致动器。当致动器按压时,气泡溶液供应部启用以将气泡溶液供应至第一构件,并且风供应部启用以将风提供至第一构件。释放触发器停用了气泡溶液供应部和风供应部。
利用邻近位置的构件,致动器第一按压以启用气泡溶液供应部和风供应部并且使构件移动至远离位置。致动器释放以停用溶液供应部和风供应部并且使构件移动至邻近位置。致动器第二次按压以启用风供应部和气泡溶液供应部来将气泡溶液供应至第一构件,使得重力引起气泡溶液在第一构件开口内和在第一构件表面上形成膜,并且使构件移动至远离位置,其中风供应部的风引起膜形成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兴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永兴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1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