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载靶标lncRNA Pvt1纳米粒子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31120.1 申请日: 2021-09-26
公开(公告)号: CN113876691B 公开(公告)日: 2023-08-08
发明(设计)人: 王征;王琳;刘峰;戴拯;黄雷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分类号: A61K9/06 分类号: A61K9/06;A61K31/7088;A61K47/18;A61K47/28;A61K47/36;A61K47/46;A61P1/00;A61P35/00;B82Y5/00
代理公司: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代理人: 严情
地址: 43000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靶标 lncrna pvt1 纳米 粒子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靶标lncRNA Pvt1纳米粒子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含有编码Pvt1短发卡RNA的质粒(shPvt1)构建;鼠源结直肠癌CT26细胞膜CM的制备;脂质体(D)修饰细胞膜包载shPvt1纳米粒子(shPvt1‑CM‑D)的制备;制备氧化海藻酸盐(OA);制备己二酸二酰肼修饰的透明质酸HA‑ADH。通过移植于结直肠癌(CRC)术后原位,该水凝胶持续性释放shPvt1‑CM‑D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Oxa)并介导三重免疫响应:联合增强的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双重效应的肿瘤疫苗;弱化粒细胞‑髓源抑制细胞(G‑MDSC)的免疫抑制活性,最终重塑肿瘤环境以达到抑制CRC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载靶标lncRNA Pvt1纳米粒子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第四大癌症杀手,外科手术依然是CRC的主流疗法,但术后残余的微肿瘤块和循环肿瘤细胞易导致复发和转移,其死亡占比高达90%。传统的化疗和放疗面临诸如强烈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等问题。尽管新兴的免疫治疗有望抑制CRC的复发和转移,但免疫响应率低。因此,亟待发展安全且高效的术后疗法抑制CRC的复发和转移。

长非编码RNAs(lncRNAs)具有200个以上的核苷酸且在调控基因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vt1)的敲减能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敏化化疗和弱化粒细胞髓源抑制细胞(G-MDSCs)的免疫抑制活性。授权公告号CN10704382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应用,所述肿瘤标志物为lncRNA,定位于第17号染色体chr17:47785696-47797422。根据lncRNA-KAT7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制备用于结直肠癌诊断或者疗效预测的制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制剂,在结直肠癌临床病例标本中检测lncRNA-KAT7的表达水平,发现lncRNA-KAT7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可制备用于结直肠癌辅助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的制剂或试剂盒。然而,单一lncRNA的调控对重塑肿瘤微环境(TME)的影响易受TME中复杂基因调控网络的制约,不能有效抑制CRC术后复发、肝转移和远端瘤生长,急需提高靶标lncRNA重塑TME的疗效。不仅如此,目前有关lncRNA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机制研究,而基于lncRNA调控的治疗策略少有报道。

融合纳米技术的支架能时空缓释负载的药物分子,并提高其生物稳定性、生物分布和胞内摄取能力。不仅如此,肿瘤细胞膜能用于仿生纳米粒子的制备,其包含的全系列同源肿瘤相关抗原(TAAs)有助于树突细胞(DC)的成熟和后续免疫响应的激活。因此,亟待基于此思路设计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载靶标lncRNA Pvt1纳米粒子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lncRNA的调控对重塑肿瘤微环境(TME)的影响易受TME中复杂基因调控网络的制约,不能有效抑制CRC术后复发、肝转移和远端瘤生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包载靶标lncRNA Pvt1纳米粒子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lncRNA的调控对重塑肿瘤微环境(TME)的影响易受TME中复杂基因调控网络的制约,不能有效抑制CRC术后复发、肝转移和远端瘤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载靶标lncRNA Pvt1纳米粒子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含有编码Pvt1短发卡RNA的质粒(shPvt1)的构建:

shPvt1序列的设计经http://sirna.wi.mit.edu/查询获得,并利用T4 DNA连接酶将其克隆至pLKO.1-TRC载体中。随后经DNA测序验证该质粒的成功构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1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