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0107.4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任作宝;李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作宝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56;H01R13/52;H01B9/00;H01B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赤铸***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一 综合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第一电缆本体包括保护层和金属丝,金属丝环形等距固定连接在保护层内部,且金属丝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缆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电缆本体的保护层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抗压板,且抗压板中心位置设置有限位机构,第二电缆本体与第一电缆本体结构一致,且第二电缆本体的保护层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有抗压板,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的保护层内部的抗压板呈圆柱形结构,且在相邻两个限位机构之间的抗压板上均开设有穿线孔。该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增强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连接位置处抗压强度的同时防止雨水渗入连接位置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缆、信号线、有线电视线组成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避免了用户需要进行多次铺设,解决了线路比较凌乱,提高了施工的速度。
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5355301B)一种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包含由多个隔离条及中间体构成的框架体、电力输送单元、包覆在电力输送单元及框架体外的外护套,隔离条分布在中间体周围且与中间体连接在一起,隔离条的中央形成有纵向贯通的连接孔,连接孔中具有信号传输部件,电力输送单元位于相邻的隔离条之间。本发明主要解决了同一根电缆中完全实现了三网合一传输的问题。
该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易铺设、施工进度快、综合成本低的优异效果,但是并未考虑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两根电缆连接位置抗压强度差,电缆容易在连接处折断,同时在连接位置密封效果较差,雨水容易通过接缝渗入电缆内部,容易造成漏电,此外电缆在牵拉过程中容易在连接位置发生松脱,尤其针对于低洼地区的城市老旧小区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容易在雨天发生内涝产生大量积水,雨水容易进入光电缆配电柜内部,从而从两根电缆的接缝处渗入电缆内部,造成电缆损伤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网合一用综合光电缆,包括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所述第一电缆本体包括保护层和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环形等距固定连接在保护层内部,且金属丝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缆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电缆本体的保护层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抗压板,且抗压板中心位置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电缆本体与第一电缆本体结构一致,且第二电缆本体的保护层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有抗压板,所述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的保护层内部的抗压板呈圆柱形结构,且在相邻两个限位机构之间的抗压板上均开设有穿线孔;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簧、销槽、限位销和圆柱孔,所述销槽环形等距在第一电缆本体中心位置开设三个,且弹簧尾端固定连接在销槽的内底面,并且弹簧的头部与限位销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的头部环形等距对应开设有三个圆柱孔,且限位销穿过圆柱孔;
所述第二电缆本体的保护层左端内部的抗压板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圆柱孔匹配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头部上端面开设有与限位销匹配的销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的内部均设置有三个纤芯,且纤芯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并且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裹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之间填充有阻燃材料。
优选的,所述抗拉层分别固定连接在抗压板上的穿线孔内,且位于第一电缆本体内部抗压板上的穿线孔内的抗拉层内部右端设置为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内侧壁尾端设置有刺破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缆本体和第二电缆本体内部的纤芯通过插接机构相连接,且插接机构包括插接芯体和刺块,所述插接芯体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电缆本体内部纤芯的左端,且插接芯体由多块韧性金属板组合而成,并且刺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插接芯体头部的外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作宝,未经任作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0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