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信号的眨眼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9407.0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2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波;包芳军;王俊杰;陈世豪;王勤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89 | 分类号: | A61B5/389;A61B5/398;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王金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信号 眨眼 检测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信号的眨眼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通过获取被检测者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电波信息和被检测者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眼部视频信息;然后根据眨眼过程对应的电信号阈值,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的电波信息中的预选眨眼数据,并且查找眼部视频信息在预选眨眼数据对应的时间段内的图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当识别结果为图像数据为眨眼过程时,确定预选眨眼数据为参考电信号;最后基于参考电信号,确定电波信息中的眨眼数据;即通过电波信息和眼部视频信息综合确定被检测者的参考电信号,并以该参考电信号为参考数据来确定电波信号中的所有眨眼数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眼睛检测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信号的眨眼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眨眼又称瞬目反射,是一种快速的眼睑的周期性运动,是由提上睑肌和眼轮匝肌的收缩和放松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而形成的。眨眼时产生的肌肉作用力促进睑板腺睑脂的分泌,并将分泌的睑脂挤压至眼睑边缘,上下眼睑彼此接触便可将其沿着睑缘均匀扩散至泪膜中,从而形成泪膜的脂质层,达到润滑眼表,减少泪液蒸发的作用。眨眼异常则会相应地引起一系列眼部症状与体征的变化。随着上下眼睑接触的减少,眼睑边缘脂质储存库脂质减少,进一步出现泪膜分布不均匀。长期阻塞会引起睑板腺的废用性萎缩,从而导致睑板腺丢失。所以当出现眨眼异常时,会出现眼表疾病、睑板腺丢失。
通过统计患者眨眼数据以预判其眼睛表现是否正常显然具有监控患者眼睛疾病的一个有效手段,然而,现有的统计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紧张等因素导致有意识眨眼的数量明显增加,从而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信号的眨眼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解决了上述统计眨眼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信号的眨眼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被检测者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电波信息;其中,所述电波信息表示所述被检测者在眨眼过程中所产生的电信号;获取所述被检测者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眼部视频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包含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且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根据眨眼过程对应的电信号阈值,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所述电波信息中的预选眨眼数据;查找所述眼部视频信息在所述预选眨眼数据对应的时间段内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当识别结果为所述图像数据为眨眼过程时,确定所述预选眨眼数据为参考电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参考电信号,确定所述电波信息中的眨眼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波信息包括肌电信息和/或眼电波信息;其中,所述获取被检测者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电波信息包括:通过电信号采集设备获取所述被检测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所述肌电信息和/或所述眼电波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眨眼过程对应的电信号阈值,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的所述电波信息中的预选眨眼数据包括:比对所述电波信息与所述电信号阈值的峰值和波长,得到差值;以及选取所述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阈值的电信号作为所述预选眨眼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包括:获取所述图像数据中上眼睑和下眼睑之间的目标区域;计算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睑裂高度;根据所述睑裂高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开合状态;以及根据所述图像数据中所有目标区域的开合状态,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眼部状态;其中,所述眼部状态包括眨眼状态和非眨眼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预选眨眼数据为参考电信号包括:将所述预选眨眼数据的一个或多个眨眼过程对应的电信号作为所述参考电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参考电信号,确定所述电波信息中的眨眼数据包括:当所述电波信息中存在与所述参考电信号的差异小于预设差异阈值的电信号时,确定该电信号对应一次眨眼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9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