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9378.8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湖华胜超导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14;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7/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开裂 电力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具体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外防护网,所述外防护网的内壁与第一外防护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防护网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放置孔,且若干个放置孔的内壁分别与若干个第二外防护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防护管、外防护网和第三外防护套,使得第一防护外套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撑,降低了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且在聚乙烯以及二甲基甲酰胺的相互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第三防护外套韧性,且提高了成品复合材料的力学稳定性强度,保障了对电缆的保护效果,增强了电缆护套的抗裂性能,使得该电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撕裂损坏的情况,进而保障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以及其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海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海底通信电缆主要用于通讯业务,费用昂贵,但保密程度高。海底电力电缆主要用于水下传输大功率电能,与地下电力电缆的作用等同,只不过应用的场合和敷设的方式不同。由于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从环境探测、海洋物理调查,以及电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都应用复杂技术。
高压交、直流海底电力电缆适用于海洋输电领域,区别于陆地电力电缆,海底电缆交付长度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生产后的运输和施工需要借助专用施工船只完成,海缆由船只向水下进行海缆敷设时,海缆自身重力随着水深变深增大,在超过海缆内部部件机械承受能力的情况下会造成损坏,因此海缆设计时对轴向的机械抗拉强度要求较高,目前普遍采用多根抗拉强度较高的金属丝缠绕在海底电缆护套外层作为铠装层来满足轴向受力要求,。
中国专利文献(CN108932998A)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其在说明书中提出“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但是现有的电力电缆存在了大量的缺点,比如现有的电力电缆不具有很好的耐低温效果,寒冷的气候,就会对电缆造成严重的损坏,并且现有的电力电缆不具有很好的防开裂功能,不同的气候,或者长时间的使用,就会造成电缆的开裂,以至于电缆不能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并且严重的降低了电力电缆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但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能完全解决海底电缆开裂以及抗深海水压的问题,因此在与现有的海底电缆以及所引用的对比案例中所描述的装置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海底的气温以及海底的压强,导致海底电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面对常见的外界冲击、气温侵蚀以及液体腐蚀的问题,海底的压强不仅人员挤压海底电缆导致其出现扭曲变形的情况,目前大部分防护方式多采用再其表面添加防护层,然而单一防护层只能单纯减缓其损坏的时间,若是长时间的使用,其表面防护框架容易因液体的挤压出现易损的情况,极大的限制了海底电缆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海底的气温以及海底的压强,导致海底电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面对常见的外界冲击、气温侵蚀以及液体腐蚀的问题,海底的压强不仅人员挤压海底电缆导致其出现扭曲变形的情况,目前大部分防护方式多采用再其表面添加防护层,然而单一防护层只能单纯减缓其损坏的时间,若是长时间的使用,其表面防护框架容易因液体的挤压出现易损的情况,极大的限制了海底电缆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湖华胜超导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湖华胜超导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9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