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8777.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乾;邓磊;魏豪;张凯;岳树杰;徐海霖;马维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2 | 分类号: | E04F15/12;E04F2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色 装饰性 磨石 地坪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磨石地坪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包括由下而上铺设的水泥层、第一环氧底漆层、第一环氧水磨石层及第二环氧底漆层,通过改良环氧水磨石层的材料组成及配比,采用天然环保且较有装饰性的贝壳和建筑玻璃作为磨石集料,配合白水泥、白砂、细石、膨胀剂、玄武岩纤维、MgO、CaO双掺添加剂、减水剂及水混合搅拌形成环氧水磨石材料,实现具有白色装饰性的环氧磨石地坪,有效解决了现有环氧磨石地坪装饰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成型效果良好,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环氧磨石地坪,以实现适用室内要求高的艺术类建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石地坪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机场、宾馆、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展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以及高级私人住宅地面的装饰装修多采用水磨石、人造大理石等拼接地面,然而,这些地坪材料存在缝隙,容易存积污垢,进行图案设计的难度大;而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的人造大理石板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收缩率大的弊病,使得预制好的板材存在平整度差的缺点;同时这些材料刚性太强、不耐冲击。
是以,环氧磨石作为一种整体性好、耐磨性好的地坪材料,具有无缝易清洁、无毒环保、耐磨、耐冲击、耐水、耐酸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机场、宾馆、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展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以及高级私人住宅地面。
此外,目前开发的整体无缝环氧磨石地坪主要有0.2~0.5mm薄涂型、1~5mm砂浆(包括彩砂)型、1~3mm的自流平型等。然而,这些地坪均采用逐层施工的方式,同一平面层的颜色单一,不能设计艺术图案于地坪中,缺乏欣赏价值和美学效果,而且这些地坪采用石英砂和石英粉作为主要填料,厚度局限于5mm以下,导致其使用年限一般在15年以下,需要经常修补或翻新。
由于以上传统材料存在各种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高档公共场所和私人住宅地坪的装饰装修要求。再者,虽然目前已有针对环氧磨石地面的装饰性开发主要集中于集料的选用和排布,但实际效果较为单一,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磨石地坪及其施工方法,通过改良环氧水磨石层的材料组成及配比,采用天然环保且较有装饰性的贝壳和建筑玻璃作为磨石集料,实现具有白色装饰性的环氧磨石地坪,有效解决了现有环氧磨石地坪装饰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成型效果良好,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环氧磨石地坪,以实现适用室内要求高的艺术类建筑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包括:水泥层;第一环氧底漆层,铺设于所述水泥层的上表面;第一环氧水磨石层,铺设于所述第一环氧底漆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环氧水磨石层的材料配比按重量份计包括白水泥90至120份、白砂180至210份、白贝壳15至30份、建筑玻璃25至40份、细石80至100份、膨胀剂5至8份、玄武岩纤维0.1至0.15份、MgO、CaO双掺添加剂及减水剂加总4至8份、以及水20至30份;第二环氧底漆层,铺设于所述第一环氧水磨石层的上表面。
本发明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环氧水磨石层的材料配比按重量份计包括白水泥100份、白砂192份、白贝壳20份、建筑玻璃30份、细石93份、膨胀剂6份、玄武岩纤维0.13份、MgO、CaO双掺添加剂及减水剂加总6份、以及水28份。
本发明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环氧底漆层的厚度为0.3~0.5mm。
本发明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环氧水磨石层的厚度为16~25mm。
本发明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环氧底漆层的厚度为0.8~1.0mm。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白色装饰性环氧磨石地坪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
施工平台形成步骤S1: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施工平台的基础水泥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8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