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入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8603.6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直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C1/04 | 分类号: | B25C1/04;B25C7/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闫月;张丰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入 工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工具。对于以扳机和接触臂都被触发双方都操作为条件来执行打入的打入工具,需要在保持扳机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拿来拿去时接触臂与其他部位发生干扰等也不会执行无意间的打入动作。对于扳机的触发操作后到接触臂的触发操作被锁定为止的既定时间的设定,若使用封入有硅油等的旋转阻尼器,则会受到周围的热影响。本发明不受热影响,确保稳定的时间。通过由飞轮(43)的旋转产生的惯性力而不是通过旋转阻尼器来设定接触限制部件(23)从解锁位置到达锁定位置的既定时间。飞轮(43)的旋转动作由多级齿轮系(30)大幅度增速而高速化。飞轮(43)的惯性力用作针对接触限制部件(23)的动作阻力来设定既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打钉机等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例如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打钉机的情况下,以将设在打入机头部的顶端的接触臂压靠于被被打入材料并使其相对于射出口相对地向上移动的操作(接触臂的触发操作)和用指尖扣动操作扳机(扳机的触发操作)双方都被执行为条件,用工具主体部执行打入动作,仅有一个触发操作,则不执行打入动作,由此,避免无意间的打入动作。
另外,这种打入工具能够进行瞄准打入、挥动打入等各种打入动作,其中,瞄准打入是先将接触臂压靠于被打入材料而触发操作后扣动操作扳机来进行的,挥动打入是在保持扳机的扣动操作的情况下将该打入工具上下晃动而使接触臂触发、非触发来进行的。前者的瞄准打入的情况下,在打入动作后,不暂时使扳机非触发就无法进行下一次的打入动作(单发打入)。与此相对地,后者的挥动打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保持扳机的扣动操作不变地反复进行接触臂的触发、非触发,从而连续地执行打入动作(连发打入)。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这样的技术:使用电子控制的电磁阀来进行在压缩空气向打入驱动部的供给、切断之间切换的头阀的动作。在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电子控制的电磁阀来在连发打入、单发打入间切换的结构的打入工具。通过使用电子控制式的电磁阀(启动阀),来适当地控制单发打入、连发打入等打入动作。然而,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技术是作为使启动阀的阀杆移动的一部分动力源而使用压缩空气的结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该启动阀的开启、闭合动作需要时间,打入动作的速射性能不佳。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模式切换技术,其具备这样的构成:利用微动开关分别独立地检测接触臂的触发操作和扳机的触发操作,并计时器测量接触臂的触发操作后的经过时间。根据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模式切换技术,在单发打入模式下,在接触臂的触发操作后经过既定时间之前,通过触发操作扳机来执行打入动作。在执行了一次打入动作之后的连续打入动作的禁止状态通过扳机的非触发操作而复位。在连发打入模式下,在扳机的触发操作后经过既定时间之前,能够以接触臂的触发操作被执行为条件,反复进行计时器的复位和打入动作。在计时器测量的既定时间内不执行接触臂的触发操作时,之后的触发操作无效,成为打入动作禁止状态。或者,通过使锁定销卡合于接触臂,将接触臂锁定于非触发位置,从而同样地成为打入动作禁止状态。根据该模式切换技术,例如在连发打入模式下把持把手部并保持扳机的触发操作不变地拿来拿去时等误使接触臂与其他部位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无意间的打入动作。
根据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技术,由于使用手动操作式的启动阀而不会产生速射性能不佳的的问题,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电池的剩余电量降低而使对微动开关、接收所述微动开关的输入信号来动作的控制器等作出的电源供给中止的情况或者电源供给被切断时,打入动作完全无法执行,因此不得不中止作业。这一点对于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技术也是一样的,若电力供给停止,首先启动用的阀就不动作,因此根本无法进行打入动作。
对于这一点,根据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打入工具,是利用机械式结构的计时器机构来防止接触臂的无意间的触发操作的结构,因此在没有电力供给的环境下也能够执行打入作业。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73287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公开第2014/01104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公开第2014/011045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8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