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速溶型SBR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8112.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相丽敬;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氏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L23/20;C08L23/06;C08K5/09;C08K3/26;C08L9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王晶莹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溶 sbr 沥青 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沥青改性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溶型SBR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速溶型SBR沥青改性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丁苯橡胶SBR90~100份,聚异丁烯5~10份,硬脂酸1~5份,碳酸钙5~40份,软化剂1~10份,聚乙烯蜡1~5份,塑解剂0.3~0.8份,偶联剂0.1~2份,增塑剂0.5~1.5份,内润滑剂0.1~2份,隔离剂0.3~1份。本发明的速溶型SBR沥青改性剂,在应用于沥青改性时,溶解速度快,降低沥青长时高温下的老化,提高沥青的低温性能以及耐候性,增加粘性与附着力,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改性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溶型SBR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改性剂是指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可熔融或分散在沥青中以改善或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的物质。如为了提高沥青的机械性能(强度和韧性等),就加入聚合物、树脂、塑料、炭黑、无机盐等增加强度和韧性的材料。
在沥青中加入改性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善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路用性能,减少高温时的永久形变,提高其抗车辙、抗疲劳、抗老化,以及抵抗低温开裂或增加低温时抗疲劳能力等方面的性能,使其满足设计使用期间交通条件的要求。
目前行业内的沥青改性剂种类很多,在应用于沥青改性时,与沥青的溶解性差,溶解速度慢,甚至溶解不完全,大大影响生产效率。为了提高沥青的溶解性,需要利用改性剂不同组分的协同作用,例如专利CN201810986820.0中公开了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由沙林树脂、 POK、M-SEBS、复合有机填料、偶联剂、促进剂、抗氧剂、润滑剂组成。主要是利用沙林树脂、POK含有芳烃、烷基等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弹性,与沥青的溶解性很好,可以与沥青充分混合,提高沥青的粘合性、弹性、耐热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速溶型SBR沥青改性剂,在应用于沥青改性时,溶解速度快,降低沥青长时高温下的老化,提高沥青的低温性能以及耐候性,增加粘性与附着力,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速溶型SBR沥青改性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20000-40000。聚异丁烯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氧、耐臭氧、耐化学品及耐侯、耐紫外线、耐酸、耐碱性能,聚异丁烯与丁苯橡胶混合后,材料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和透气性,同时,中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与沥青有优良的相容性,可以减少改性剂在沥青中溶解时间。
碳酸钙作为填料,除填充作用外,还可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提高软化点降低针入度,同时改善挤出造粒时的加工性能。
软化剂为多环芳香烃橡胶油、环烷基橡胶油、芳香基橡胶中的至少一种。软化剂的作用是软化橡胶,使各组分在制备过程中更易分散均匀,同时软化剂的加入,使橡胶大分子链断开,增加塑性,改善加工性能;大分子链的断开也使产品更加快速溶解于沥青。
聚乙烯蜡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5000,熔点为60-70℃
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80、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792中的至少一种。偶联剂可以提高产品的表面活性,在其与沥青之间起到界面作用,加速在沥青中的溶解;同时其中的极性官能团起到“搭桥”作用,作为两者之间的弹性桥联剂,使改性剂在沥青中更加稳定。
塑解剂为DBD(2,2'-二苯甲酰胺基二苯基二硫化物)、金属有机络合物及有机载体的混合物,优选为塑解剂A89。塑解剂在混炼阶段可以使橡胶的大分子链断链,降低橡胶分子量,增加塑性,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同时降低分子量有助于改性剂在沥青中的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氏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氏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8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