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氧舱气管插管气囊自动稳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25382.7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章志超;熊键;马艳;王小云;孙瑞;陈自群;马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A61M16/10;A61G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气管 插管 气囊 自动 稳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氧舱气管插管气囊自动稳压装置,包括总氧气输入管接头、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总氧气输入管接头通过输入管道连接有转接头,转接头另一端连通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转接头里侧;压力传感器通过输入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反馈导线与总氧气输入管接头连接,总氧气输入管接头内部设置有微控开关;控制器里侧设置有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无线信号传输单元。本发明提供的高压氧舱气管插管气囊自动稳压装置设有负反馈系统,能将检测到的信号值反馈给开关,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氧气的压力,安全无毒、有效可控、防水、节能、廉价、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氧舱气管插管气囊自动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正常人的血液中所溶解氧气量与环境压力有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只有1/5,所以人血里溶解的氧气很少,满足不了人体的需要。氧气容易进入到红血球中并随红血球移动而运输,溶解在血里的氧很少却非常重要。因为红细胞携带的氧气比溶解到血中的氧气高几十倍,所以正常人能满足运送氧气的吸氧量。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机械通气,气囊最基本的作用是保持声门以下的气道封闭,从而保障正压通气的有效完成;当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时,不再需要气囊防止漏气的作用,此时是否需要气囊取决于患者的自主气道保护能力。患者只要存在防止漏气和(或)误吸的需求,气囊就应完全充气。
对于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气管导管的存在影响其咳嗽和吞:咽,因此气囊需要始终保持充气以防误吸。若患者已接受气管切开并撤机,神志清楚、可自主进食无呛咳等,就可以将气囊完全放气或者更换为无气囊的气管切开套管,好处是患者可部分通过上气道呼吸,气道阻力降低,将气管切开口堵塞后还可满足患者发声需求。
近几年所发生的气囊卫生问题,和高压氧舱操作失误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氧气的压力高低不能够得到保障,氧气的压力不稳定影响患者的恢复时长,恢复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严重的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不能够及时的检测到氧气管道内的氧气压力,造成没有及时做出反应而造成可避免的损失。
(2)不能够实时检测,反馈高氧舱内的氧气压力检测,难以进行实时的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氧舱气管插管气囊自动稳压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氧舱气管插管气囊自动稳压装置包括:
总氧气输入管接头、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总氧气输入管接头通过输入管道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另一端连通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转接头里侧;
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输入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反馈导线与总氧气输入管接头连接,所述总氧气输入管接头内部设置有微控开关;
所述控制器里侧设置有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无线信号传输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处理器对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压力预设参数和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
所述无线信号传输单元用于将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传递到远程的监控中心,并可实现远程控制。
进一步,所述处理单元对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方法包括:
在预定采样时间内实时获取多个按时序排列的采样压力数据;
按照预设图形绘制规则进行绘制得到采样压力数据的压力波动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未经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