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探测器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5358.3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李靖;字崇德;陈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20 | 分类号: | G01J5/20;G01J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探测器 自适应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红外探测器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通过多个环境温度下对红外探测器进行OCC参数标定,获得与多个环境温度对应的多组OCC标定参数,以及多组OCC标定参数对应的标定时的多个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根据多个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确定出相邻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间的临界温度值;各个临界温度值构成了多个温度区间;确定红外探测器工作时检测的当前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根据该当前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获取该温度区间对应的OCC标定参数,红外探测器使用该OCC标定参数并输出图像。本方法既能保持红外探测器的高灵敏探测模式,又能够适应宽温度范围成像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红外探测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红外探测器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成像属于热传感,特别是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靠热敏电阻产生信号与内部盲电阻构成信号采集电路,对环境中温湿度特别敏感。红外探测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经历开机热稳定过程,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内温度上升情况;有些红外探测器需要使用24小时,需要经历一天内气温变化;更有些监控型红外探测器要保持常年不间断使用,需要承受四季的考验。而温度的变化容易造成红外探测器输出值的偏移。这种温漂现象对红外探测器成像是不利的,会造成红外探测器成像出现溢出等情况。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红外探测器的较低的红外灵敏度,以保持在大范围温度段内都可以进行成像。然而,针对于高灵敏度探测,比如气体监测等应用领域,采用这种方式牺牲探测灵敏度以换取宽温度段成像是不可取的。
因此,如何既保持红外探测器的高灵敏探测模式,又能够适应宽温度范围成像的需求,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探测器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以既能保持红外探测器的高灵敏探测模式,又能够适应宽温度范围成像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探测器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通过多个环境温度下对红外探测器进行OCC参数标定,获得与多个环境温度对应的多组OCC标定参数,以及多组OCC标定参数对应的标定时的多个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根据多个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确定出相邻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间的临界温度值;各个临界温度值构成了多个温度区间;确定红外探测器工作时检测的当前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根据该当前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获取该温度区间对应的OCC标定参数,红外探测器使用该OCC标定参数并输出图像。
由上,由于可以根据红外设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当前检测的当前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来选择对应的OCC标定参数,进而可以适应宽温度范围成像的需求,并且,由于OCC标定参数与当前温度相匹配,因此能保持红外探测器的高灵敏探测模式。
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红外探测器输出的图像,确定出该图像包含的像素值的有效区域;调整所使用的OCC标定参数中的第一参数,使图像包含的像素值的有效区域与设置的最佳响应区域匹配,第一参数用于调整红外探测器输出的偏置。
由上,由于还可以进一步调整OCC的第一参数,使图像包含的像素值的有效区域与设置的最佳响应区域匹配,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宽温度范围和高灵敏度成像的需求。
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红外探测器工作时检测的当前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包括:当当前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相对前一时刻检测的红外设备内部环境温度在临界温度值切换时,还根据设置的在临界温度值进行温度向高、向低切换的阈值进行切换。
由上,通过设置的在临界温度值进行温度向高、向低切换的阈值,实现了在进行切换时避免在临界温度值附近频繁双向切换,增加了红外探测器输出稳定性。
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出该图像包含的像素值的有效区域,包括:根据图像的像素值的直方图,确定出像素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最大值和最小值开始,去除一定数量的像素后,所剩下像素的像素值区域为有效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