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件、电池组及用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4045.6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汤良玉;农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 | 分类号: | H01M50/50;H01M50/2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电池组 用电 设备 | ||
一种连接件,用于安装在壳体上。连接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一结构件。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凹部。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凹部。第二部件连接第一部件。第一结构件包括金属材料。第一结构件设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且设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本申请采用第一结构件设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且安装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实现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一结构件组装形成连接件,便于成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连接件的电池组和采用该电池组的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手柄通常设置在产品的外壳上以便于提拉产品。一般,手柄是通过直接在钢片上注塑一层塑胶成型的。这种手柄在成型的过程中,不仅钢片在注塑模具中安装困难,而且钢片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形,塑胶层在冷却成型时也会存在内凹变形的情况,从而影响成型产品的成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件、电池组及用电设备,采用组装的方式,提升产品的良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用于安装在壳体上。连接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一结构件。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凹部。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凹部。第二部件连接第一部件。第一结构件包括金属材料。第一结构件设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且设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
本申请采用第一结构件设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且安装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实现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一结构件组装形成连接件,便于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具有多个第一凸部。每个第一凸部连接于第一凹部。第一结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凸部设于第一开口。通过将第一凸部设于第一开口,便于定位第一结构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个第一凸部中的至少一个,每个第一凸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凸部。第一结构件至少部分设于两个第一子凸部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子凸部夹持于第一结构件的相对两侧,便于将第一结构件安装于第一凹部内以及增加第一结构件在第一凹部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三壁。第一侧壁包括朝向第二部件设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较第一表面更靠近第三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包括朝向第一部件的第四表面第三侧壁包括自第四表面朝向第一部件设置的第四凸部。第四凸部和第二表面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包括朝向第二部件的第一表面。第一侧壁包括自第一表面朝向第二部件凸出设置的第三凸部。第三凸部熔化后固化形成粘接层。粘接层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二区段连接于第一区段一端。第三区段连接于第一区段相对的另一端。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三区段背离第一区段的一端设有第二结构件。沿第一方向,第二结构件的宽度小于第三区段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件包括第四区段、第五区段和第六区段。第五区段连接于第四区段一端。第六区段连接于第四区段相对的另一端。第六区段和第五区段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六区段背离第四区段的一端设有第三结构件。第二结构件和第三结构件配合形成第一连接孔。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区段还包括第四结构件。第四结构件和第三结构件沿第一方向设置。第四结构件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具有相同的轴线。第四结构件位于第五区段和第三结构件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观察,部分第一结构件位于第一连接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4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