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点辅助合成多组分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3596.0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亮;李世嘉;常青;李宁;薛超瑞;杨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3 | 分类号: | B01J27/043;B01J27/24;B01J35/10;C02F1/72;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合成 组分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碳点辅助合成多组分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0.15g碳点粉末和0.2224~0.3336g硫酸亚铁加入到20mL去离子水中,在25℃~35℃、频率20~30KHz环境下超声分散0.5~1h,得到碳点-硫酸亚铁混合溶液;
步骤2将20~40mL体积浓度为25v/v%的氨水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碳点-硫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并在25℃~35℃、频率20~30KHz环境下超声分散0.5~1h,然后将上述超声分散后的混合溶液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70~90℃环境下烘干,得到深褐色固体;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深褐色固体在研钵中充分研磨0.25~0.5h,得到深褐色粉末;
步骤4将步骤3研磨得到的深褐色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700~900℃、氩气保护下煅烧2~4h,管式炉的升温速率为5~10℃/min,氩气流量为20~40sccm,然后将管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多组分铁基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点辅助合成多组分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Ds粉末依据专利ZL201610534465.4公开的利用煤质沥青制备多色发光可调碳点的方法,采用甲酸与双氧水选择性刻蚀煤沥青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点辅助合成多组分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硫酸亚铁替换为硫酸镍盐、硫酸钴盐,可以实现多组分镍基、钴基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点辅助合成多组分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亚铁可以用硫酸铁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5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