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养护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23308.1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1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苑新;吴志新;陈浩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盛科技创新服务(揭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B01F33/83;A01B4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徐冬冬 |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农业 种植 耕地 土壤 养护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养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机体在行走轮的带动下于耕地上行走,启动犁土机构对耕地进行犁土;拢土机构将经过犁土松散的土块向中部堆积,而后在铲土机构的作用下导入提土机构;提土机构在提料过程中对土块进行多次分割,分割后的土粒经落料罩进入混合区;混合区首先将进入其内的土块与化肥存储区输送来的化肥进行一次混合,筛分后与土壤改良剂存储区输送来的土壤改良剂进行二次混合;再次筛分后排出经养护处理后的土壤。本发明通过犁土机构、拢土机构、提土机构、铲土机构以及混合区、化肥存储区、土壤改良剂存储区的协同配合,实现对耕地土壤的有效养护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养护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大面积的耕地由于高肥料投入、高农药用量、高强度、高频度人为干扰,过量施肥,土壤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过量灌水,过度耕作等因素的影响下,土壤健康急剧恶化。一般种植2-3年,就出现了土壤营养失衡、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有害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和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土壤病害,因此需要改良耕地土壤。耕地土壤改良是指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
耕地土壤改良的基本途径有:1)水利土壤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3)生物土壤改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增加土壤有机质、使用生物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4)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5)化学土壤改良,科学的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
针对化学土壤改良,现有的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养护处理方法存在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养护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养护处理方法,该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养护处理方法采用如下耕地土壤处理装置,该耕地土壤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四角处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机体的下侧中部由前往后依次设有犁土机构、拢土机构和提土机构,所述提土机构的下端靠近拢土机构的一侧安装有铲土机构,上端位于另一侧设有落料罩,所述机体位于提土机构的一侧设有位于落料罩下方的混合区,位于提土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化肥存储区和土壤改良剂存储区,所述化肥存储区和土壤改良剂存储区分别通过输料管与混合区连通;
采用上述耕地土壤处理装置对生态农业种植耕地土壤的养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机体在行走轮的带动下于耕地上行走,启动犁土机构对耕地进行犁土;
S2、拢土机构将经过犁土松散的土块向中部堆积,而后在铲土机构的作用下导入提土机构;
S3、提土机构在提料过程中对土块进行多次分割,分割后的土粒经落料罩进入混合区;
S4、混合区首先将进入其内的土块与化肥存储区输送来的化肥进行一次混合,筛分后与土壤改良剂存储区输送来的土壤改良剂进行二次混合;再次筛分后排出经养护处理后的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盛科技创新服务(揭阳)有限公司,未经腾盛科技创新服务(揭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