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握裹力增强结包裹的线性构件加工铺设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0999.X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韩石修;刘洋;孙立彬;康伟;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0 | 分类号: | E04C5/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孔珍 |
地址: | 330004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握裹力 增强 包裹 线性 构件 加工 铺设 工艺 | ||
本发明是一种带有握裹力增强结包裹的线性构件加工铺设工艺,包括加工步骤如下:a、用捻股机制造符合要求长度和直径的线性构件;b、制造握裹力增强结;c、每间隔一定距离,套一个握裹力增强结,并通过径向挤压,使握裹力增强结产生塑性形变与线性构件紧密咬合;d、使用截断设备对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进行截断;e、截断后,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两端采取机械设备或人工进行固定并预紧;f、截断的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端口处用犬牙固定线夹套帽处理。本发明不但可以满足工程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还能降低工程领域对铁矿石资源的依赖,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握裹力增强结包裹的线性构件加工铺设工艺。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温度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并且混凝土承受受压应力,钢筋承受拉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握裹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目前钢筋的主要类型为受力筋、箍筋、架立筋、分布筋。常用的钢筋按照抗拉强度可分为四个等级: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
螺纹钢主要分为9m、12m或定做的其他固定尺寸,加工中根据需要进行截取,不可避免的产生废料,即钢筋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耗。
因常用的螺纹钢不方便弯折,造成运输方式受限,因为是定尺材料,无法实现自动化施工中的连续自动供料。
钢筋的自重大、运输不方便、材料损耗等问题会造成成本上不可避免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握裹力增强结包裹的线性构件加工铺设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握裹力增强结包裹的线性构件加工铺设工艺,包括加工步骤如下:
a、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好构造物所需要线性构件的总长度,用捻股机制造符合要求长度和直径的线性构件;
b、根据设计需要,制造握裹力增强结,握裹力增强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多边形或带凸刺的环形;
c、利用数控机床设备,输入技术参数,将握裹力增强结放入设备中,在线性构件输出过程中,每间隔一定距离,套一个握裹力增强结,并通过径向挤压,制造平行于线性构件长度方向表面突起,使握裹力增强结产生塑性形变与线性构件紧密咬合,并将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盘绕在收卷盘上;
d、根据设计要求,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输出使用长度过程中进行绑扎,绑扎到待浇筑的模板内腔内,在达到使用需求长度后,使用截断设备对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进行截断;
e、截断后,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两端采取机械设备或人工进行固定并预紧,同理将多个截断的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根据施工需要铺设在待浇筑的模板内腔内;
f、截断的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端口处用犬牙固定线夹套帽处理。
特别的,两个相邻握裹力增强结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
特别的,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绑扎过程时,在大跨度绑扎过程中,用钢筋棍在中间处搭接固定,防止带有握裹力增强结的线性构件在绑扎过程中,弯曲过大。
特别的,握裹力增强结的材质为玻璃纤维(GFRP)或碳纤维(CFRP)。
特别的,线性构件为钢绞线、碳纤维线缆、玻璃纤维线缆、尼龙线缆和陶瓷线缆中的一种。
特别的,握裹力增强结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线性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