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9366.7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裴柏林;崔洪琪;聂建飞;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柏林石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33/13;E21B33/12;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李兆岭;张军峰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井下 空中 轴向 防窜流 能力 方法 结构 | ||
1.一种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所述连续封隔体通过向井筒环空中充填封隔颗粒堆积形成,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连续封隔体的封隔颗粒至少包括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的堆积孔隙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的至少如下特征之一存在不同:粒径、形状、压敏变形系数、温敏变形系数、遇液膨胀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颗粒为刚性封隔颗粒;所述第二封隔颗粒为柔性封隔颗粒,相较于第一封隔颗粒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粒径较小、压敏变形系数较高、温敏变形系数较高、遇液膨胀系数较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颗粒为以下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交联共聚物颗粒、聚丙烯和聚氯乙烯高分子聚合物颗粒、砂、砾石颗粒、陶瓷颗粒、玻璃颗粒、聚乙烯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变形系数较高的封隔颗粒包括:橡胶颗粒、软性塑料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温敏变形系数较高的封隔颗粒包括:温度升高后,体积会膨胀变大和/或变柔的颗粒;所述遇液膨胀系数较高的封隔颗粒包括:遇到地层水和/或油后,体积会膨胀变大和/或变柔的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的充填量比例为1:0.1至1:5(堆积体积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在连续封隔体中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连续封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在井筒环空中分段间隔分布。
9.一种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完井结构,包括井筒和设置在井筒中的控流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井壁和控流筛管之间的环空中,设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续封隔体。
10.一种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方法,应用于井筒内设有控流筛管的油气井,包括以下步骤:
井筒中下入控流筛管;
向井筒环空中充填封隔颗粒,在井筒环空中形成连续封隔体;
投产;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颗粒至少包括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二者在充填前充分混合;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的堆积孔隙不同。
11.一种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方法,应用于井筒内设有控流筛管的油气井,包括以下步骤:
井筒中下入控流筛管;
向井筒环空中充填封隔颗粒,在井筒环空中形成连续封隔体;
投产;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颗粒所述封隔颗粒至少包括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的堆积孔隙不同;向所述井筒环空中充填封隔颗粒时,多次定量间隔分别充填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从而使所述第一封隔颗粒和第二封隔颗粒在井筒环空中分段间隔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高井下环空中轴向防窜流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颗粒为刚性颗粒,所述第二封隔颗粒为柔性颗粒;所述柔性颗粒充填控流筛管盲管段对应的井筒环空,所述刚性颗粒充填盲管段剩余部分和过滤段对应的井筒环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柏林石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安东柏林石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93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