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异品种原料茶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8913.X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6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陆表;周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品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异 品种 原料 茶叶 制备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异品种原料茶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通过采摘茶叶原料;将茶叶原料置于摊青槽内摊凉3‑5小时,制得摊凉原料;采用杀青机对摊凉原料杀青2分钟,制得杀青原料;采用揉捻机对杀青原料揉捻20‑30分钟,制得揉捻原料;采用五斗烘干机对揉捻原料人工做形15‑20分钟,制得半成品;采用茶叶提香机对半成品烘焙18‑25分钟,制得成品,经过该工艺制作的茶叶外形细秀、卷曲、体积小,茶叶经揉捻后,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等品质因子增加,使得茶叶口感更好,耐泡度更高,解决了传统工序加工出来的茶叶呈直条状,造型松散,不便携带和运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异品种原料茶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原料经摊青、杀青、理条、烘焙、整理等工序最终制成茶叶;
但加工出来的茶叶呈直条状,造型松散,不便携带和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异品种原料茶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旨在解决传统工序加工出来的茶叶呈直条状,造型松散,不便携带和运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异品种原料茶叶的制备工艺,包括:
采摘茶叶原料;
将茶叶原料置于摊青槽内摊凉3-5小时,制得摊凉原料;
采用杀青机对摊凉原料杀青2分钟,制得杀青原料;
采用揉捻机对杀青原料揉捻20-30分钟,制得揉捻原料;
采用五斗烘干机对揉捻原料人工做形15-20分钟,制得半成品;
采用茶叶提香机对半成品烘焙18-25分钟,制得成品。
其中,在所述将茶叶原料置于摊青槽内摊凉3-5小时,制得摊凉原料中,如果摊青槽的空气湿度超过80%,采用摊青房以温度低于25℃、湿度低于70%的环境对茶叶原料进行摊凉。
其中,所述杀青机的杀青温度为250-300℃。
其中,在采用揉捻机对杀青原料揉捻20-30分钟,制得揉捻原料中的具体方式为:将杀青原料投入所述揉捻机的揉桶内,使用桶盖将杀青原料盖住并揉搓8-12分钟;将桶盖下降到距离揉桶底部的15-20cm处,揉搓5-7分钟;将桶盖上升5-10cm,揉搓5-7分钟;将桶盖下降20-25cm,揉搓3-5分钟。
其中,所述五斗烘干机的做形温度为110-120℃。
其中,所述茶叶提香机的烘焙温度为110-12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异品种原料茶叶的制备设备,所述揉桶包括底座、两个支架、两个电机、两个转轴、固定环、桶体、气缸、活塞杆、推板、受力板、减震组件和侧板,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两个所述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支架内侧壁,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与两个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转轴之间,所述桶体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环内侧壁,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所述受力板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侧,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受力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桶体和所述受力板之间,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受力板固定连接,均位于靠近所述减震组件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品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品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8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