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废液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8164.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辰净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废液 处理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磷酸废液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磷酸废液进行粗滤;对经过粗滤后的磷酸废液中的磷酸盐进行浓缩,形成磷酸盐的浓度在10%至15%之间的浓缩液;将浓缩液导入磷酸原液,以制备金属磷酸盐。借由上述方法和结构,在对磷酸废液进行粗滤后,可以去除磷酸废液中诸如悬浮物、胶体等杂质,在经过浓缩后,浓缩液可以循环至磷酸原液,而使得磷酸原液和铁发生反应形成制备锂电池阳极所需的磷酸铁。从压力侧出口流出的水溶液较为纯净,可以对金属磷酸盐(磷酸铁)进行清洗得到金属磷酸盐产品。在制备锂电池阳极过程中,磷酸废液经过处理后可以重新进入制备工艺中,而不会被浪费,该种方法简单可行,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液处理工艺,具体提供一种磷酸废液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备锂电池的阳极材料过程中,可以通过磷酸溶液和铁发生反应生成磷酸铁。但是,也会由此产生相应的磷酸废液。
在现有技术中,对磷酸废液进行蒸发结晶等后处理。但是,这样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并且产生的后产物也没有特别的效果,依然呈废料状态。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废液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以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磷酸废液进行粗滤;
对经过粗滤后的磷酸废液中的磷酸盐进行浓缩,形成磷酸盐的浓度在10%至15%之间的浓缩液;
将浓缩液导入磷酸原液,以制备金属磷酸盐。
优选地,步骤“对磷酸废液进行粗滤”包括对磷酸废液进行除杂。
优选地,步骤“对磷酸废液进行粗滤”包括通过聚四氟乙烯膜、氮化硅或陶瓷膜进行粗处理。
优选地,“对经过粗滤后的磷酸废液中的磷酸盐进行浓缩,形成磷酸盐的浓度在10%至15%之间的浓缩液”包括通过耐酸浓缩膜对经过粗滤后的磷酸废液中的磷酸盐进行浓缩。
优选地,所述耐酸浓缩膜为耐酸反渗透膜,所述浓缩液从耐酸反渗透膜的膜面出口流出。
优选地,步骤“对经过粗滤后的磷酸废液中的磷酸盐进行浓缩”还包括:经过粗滤后的磷酸废液透过耐酸反渗透膜的部分形成水溶液,并且从耐酸反渗透膜的压力侧出口流出。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耐酸反渗透膜的压力侧出口流出的水溶液对所述金属磷酸盐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金属磷酸盐用于制备锂电池的阳极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磷酸废液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的入口用于接收磷酸废液;
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二过滤膜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膜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膜的膜面出口与用于制备金属磷酸盐的磷酸原液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膜的压力侧出口与用于对金属磷酸盐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连通。
优选地,包括:所述第一过滤膜为聚四氟乙烯膜,所述第二过滤膜为耐酸反渗透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由上述方法和结构,在对磷酸废液进行粗滤后,可以去除磷酸废液中诸如悬浮物、胶体等杂质,在经过浓缩后,浓缩液可以循环至磷酸原液,而使得磷酸原液和铁发生反应形成制备锂电池阳极所需的磷酸铁。从压力侧出口流出的水溶液较为纯净,可以对金属磷酸盐(磷酸铁)进行清洗得到金属磷酸盐产品。在制备锂电池阳极过程中,磷酸废液经过处理后可以重新进入制备工艺中,而不会被浪费,该种方法简单可行,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辰净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辰净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8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