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溢胶的胶合板压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7682.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华;刘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涡阳县华丽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233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溢胶 胶合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溢胶的胶合板压合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所述底板为板材的下方限位结构,所述底板的两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内部固定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的上端口径向下端逐渐缩小,所述进气筒的下端呈圆筒形,所述进气筒的内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活塞环;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利用了风力来对压合板产生压力,从而对胶合板进行压制达到压合的目的,而在气体流出时,气体会喷出至胶合板的缝隙处,从而对胶产生压力和切割的作用,从而避免胶出现向外溢出的现象,由于采用气体推动胶向内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胶流向外界的速度更慢,进而使得胶水在胶合板上分布的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合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溢胶的胶合板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而在胶合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压合装置来对胶合板进行压合,从而保证胶合板之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一般的压合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有一些缺点,比如:
一般的压合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使用外力推动上方的胶合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上下两侧的胶合板逐渐接近,从而完成胶合板的压合,而在压合的过程中通常没有对胶合板进行防溢胶处理,从而导致胶合板之间的胶在压合过程中会被挤出,从而导致胶合板的连接性下降,而普遍的防溢胶是在胶合板的周围放置阻挡物体,从而阻挡胶向四周溢出,而该种方法在压合的过程中,由于胶会先被挤向四周,之后由于物体的阻挡不能向外移动,所以会使得胶合板的外侧部位连接性较好,而胶合板的中间部位由于胶水较少,所以连接性较差,从而导致胶合板的中间部位易发生分离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胶的胶合板压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胶合板的中间部位易发生分离的现象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溢胶的胶合板压合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所述底板为板材的下方限位结构,所述底板的两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内部固定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的上端口径向下端逐渐缩小,所述进气筒的下端呈圆筒形,所述进气筒的内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设置有压合板,所述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活塞环,将进气筒与外界气泵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气体由外界进入到进气筒的内部,而进气筒的上端直径大于进气筒的下端直径,所以会使得进气筒下端的气体流速较快,从而对压合板产生足够的压力,推动压合板想下移动对胶合板进行压合,而在气体进行流动时会经过进气管,活塞环可以保证进气管的气密性,从而避免气体出现泄露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板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对气体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位于压合板的内部,当气体进入到压合板的内部后,气体会对压合板产生压力,从而推动压合板向下移动,从而对胶合板产生压力,使得胶合板贴合在一起,当气体流入压合板后会从排气口喷出,由于排气口的直径较小,所以从排气口喷出的气体流速较快,所以当气体从排气口喷出时会对胶产生压力,从而推动胶向内移动,避免胶出现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内部等距滑动连接有避免气体倒流的阻风板,所述阻风板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限位板的内部,所述阻风板的内部开设有导向道,当气体从排气口向外流出时,限位板会对气体进行导向,从而当胶合板距离较远时2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也较远,所以可以使得气体可以对应的吹向胶,避免胶出现溢出的现象,而在限位板进行导向的过程中,阻风板会对气体进行导向,从而避免气体顺着限位板向外流出导致风力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涡阳县华丽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涡阳县华丽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