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6791.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彬;马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8 | 分类号: | B29C48/28;B29C48/27;B29C48/10;B29C48/885;B29C55/28;B29L7/00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颗粒 工用 三层 吹膜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侧的上方设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处转轴;所述转轴与收卷辊平行,且转轴的一端与收卷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的顶部;右侧的所述转轴左右贯穿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本发明通过对降温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有效降温面积较大,降温效果较好,可除静电除尘,提高膜体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中收卷机构的降温装置有效的降温面积较小,薄膜表面在输送的过程中较容易附着一些灰尘,降低了膜体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
背景技术
聚乙烯薄膜是用聚乙烯颗粒生产的薄膜。三层共挤吹膜机组常用于聚乙烯薄膜的吹塑加工,三层共挤吹膜机组大多采用新型高效低能耗挤出机组、IBC膜泡内冷系统、±360°水平式上牵引旋转系统、光电自动纠偏装置、全自动收卷及薄膜张力控制装置、电脑屏幕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具有产量更高、制品塑化好、低能耗、操作简便的优点。
生产聚乙烯薄膜的过程中,膜体上会残留有一定的温度,不利于膜体收卷后的安全存放,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收卷机组上会设置降温装置,通过降温装置来对膜体降温,然而大多的降温装置为辊筒状,有效的降温面积较小。同时,膜体在生产的过程中其表面通常附带会一些静电,使得薄膜表面在输送的过程中较容易附着一些灰尘,降低了膜体质量。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聚乙烯颗粒加工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组,包括:底座、收卷辊、转轴、第一支架、电机、压紧辊、滑槽、配合口、第一导向辊、第二支架、第二导向辊、第三支架、风管、喷嘴、冷却台、冷却管、保温棉、支撑台、第三导向辊、第四支架、静电消除器、膜体;所述底座后侧的上方设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处转轴;所述转轴与收卷辊平行,且转轴的一端与收卷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的顶部;右侧的所述转轴左右贯穿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所述底座顶端的右后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右侧的所述转轴通过带传动方式传动连接;所述收卷辊的正上方设有压紧辊,且压紧辊与收卷辊平行;所述压紧辊的中心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开设在第一支架顶部的侧端;所述滑槽的侧端开设有配合口;所述配合口呈左右贯通,且配合口与压紧辊的中心轴间隙配合;所述收卷辊前方的斜下方设有第一导向辊,且第一导向辊与收卷辊平行;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中心轴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一导向辊前方的斜上方设有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中心轴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二导向辊的前方设有风管,且风管与第二导向辊平行;所述风管左右贯穿第三支架,且风管与第三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风管的侧部焊接有喷嘴;所述第二导向辊的前方设有冷却台;所述冷却台的内部镶嵌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的两端分别向右贯穿出冷却台的右端;所述冷却台的底端粘贴有保温棉;所述冷却台放置在支撑台的顶端;所述冷却台的前方设有第三导向辊,且第三导向辊与第二导向辊在冷却台的前后两侧呈对称式设置;所述第三导向辊的中心轴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三导向辊的正下方设有静电消除器;所述静电消除器与第三导向辊平行,且静电消除器左右贯穿第四支架,并且静电消除器与第四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膜体的左侧设在第三导向辊与静电消除器之间,且膜体右侧设在第一导向辊的底部,且膜体的右侧设在收卷辊与压紧辊之间,并且膜体的右端缠绕在收卷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