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防护服用复合面料及透气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6110.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权;方方;倪冰选;葛富全;徐锦鸿;张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纺协东莞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04;D06N3/14;D06N3/18;A41D31/04;A41D31/08;A41D31/102;A41D31/12;A41D31/30;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9/00;B32B2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防护 服用 复合 料及 防护服 | ||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防护服用复合面料及透气防护服,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透气底层、第一胶粘层、炭珠层、第二胶粘层、基布层和面层,所述面层由防水阻燃材料涂敷而成,所述炭珠层采用复合炭珠制得。本发明的复合面料结构简单、新颖,设置的面层具有很好的防水、阻燃性能,而设置在中间的炭珠层具有很好的抗菌、防霉、防毒和吸汗作用,透过透气底层的汗液可以被炭珠层吸收,提升了由其制得防护服的舒适性;通过结合面层、炭珠层和透气底的性能进一步提升了该复合面料的透气、阻燃和防水性能,另外该复合面料还具有重量轻、耐洗、性能稳定和安全性提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防护服用复合面料及透气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随着面料应用领域的扩大,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下,如森林火灾、城市火灾以及化工厂爆炸等现场,消防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消防员穿着的服装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命保护的屏障。消防员在作业时面临很多危险,这就要求服装的质量较高,不仅要优异的透气性、阻燃性和防水性而且还需要舒适性,现有的服装面料大部分不具备透气性、阻燃性和防水性,因此亟待研发透气性、阻燃性和防水性更好的面料用于特种防护服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防护服用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结构简单、新颖,设置的面层具有很好的防水、阻燃性能,而设置在中间的炭珠层具有很好的抗菌、防霉、防毒和吸汗作用,透过透气底层的汗液可以被炭珠层吸收,提升了由其制得防护服的舒适性;通过结合面层、炭珠层和透气底的性能进一步提升了该复合面料的透气、阻燃和防水性能,另外该复合面料还具有重量轻、耐洗、性能稳定和安全性提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防护服,采用本发明透气防护服用复合面料制得透气防护服重量轻、性能稳定,具有很好的透气性、阻燃性、防水性、抗菌防霉、防毒和吸汗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透气防护服用复合面料,包括透气底层,设置于所述透气底层上表面的第一胶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胶粘层上表面的炭珠层、设置于所述炭珠层上表面的第二胶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胶粘层上表面的基布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布层上表面的面层,所述面层由防水阻燃材料涂敷而成,所述炭珠层采用复合炭珠制得;更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均采用聚氨酯树脂胶粘剂;所述基布层的材质涤纶针织面料,所述透气底层为棉线层。
本发明的复合面料结构简单、新颖,设置的面层具有很好的防水、阻燃性能,而设置在中间的炭珠层具有很好的抗菌、防霉、防毒和吸汗作用,透过透气底层的汗液可以被炭珠层吸收,提升了由其制得防护服的舒适性;通过结合面层、炭珠层和透气底的性能进一步提升了该复合面料的透气、阻燃和防水性能,另外该复合面料还具有重量轻、耐洗、性能稳定和安全性提高的优点;而其中采用的聚氨酯树脂胶粘剂具有很强的粘接性能,可以很好的将复合面料的各层进行粘合,很好的避免了以往面料容易脱层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该复合面料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复合炭珠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E1、按照重量份,将1-5份油酸钠加入20-30份竹炭粉中搅拌均匀再将10-20份酚醛树脂加入,并加热至60-80℃搅拌20-40min,得到混合物A,备用;
E2、按照重量份,将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纳米银和1-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再将混合物B加入步骤E1中得到的混合物A中加热至40-80℃搅拌至均匀,常温固化,得到复合炭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纺协东莞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纺协东莞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