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域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方法、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6077.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2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路和平;张永宏;王磊;代泽荟;刘源;秦梓元;王浩;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01701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域 变电站 自动化 设备 远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域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广域运维系统技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程集中运维管控,提升了主站端能对变电站端设备的集约化管理水平;基于高性能通用服务架构,采用公共服务层、通用服务层和应用服务层三层网络体系,实现变电站端自动化设备应用功能的服务化;基于双因子登录、数字签名和权限认证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调度到变电站的一体化全通信过程纵深安全防护,提高了主站远方操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性;基于班组责任区划分机制,减轻检修班组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检修班组对责任区内变电站的集约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广域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以现场运维模式为主,国内远程运维做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Modem的远程运维实现技术,利用拨号Modem方式寻访变电站内的RTU(Remote Terminal Unit,远程终端单元),实现RTU的远程冷、热启动和报文监视及故障诊断。(2)基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公众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变电站RTU及远动信道监测系统,可在调度端对变电站RTU和信道故障进行远程诊断。(3)基于C/S(Client/Server)结构的远程维护系统:通过Internet对远程机进行控制操作,完成系统维护信息的搜集与发送,实现远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软件的维护工作。(4)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变电站远程维护系统通过基于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her,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和多智能体的技术架构,建立涵盖变电站内各类主机、所有智能电子设备、二次设备、一次设备、站内电源系统、变电站侧远动系统及主站侧远动系统的变电站远程维护系统。
对于以上的技术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维护对象单一,一般只能对RTU进行维护;(2)维护功能少,不能满足由于电力系统发展带来的复杂性、广域分布等带来的统一维护问题;(3)未考虑远程运维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维护对象单一、维护功能少以及远程运维的安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广域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方法、系统及设备,实现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集中管理,提高了主站远方操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性,减轻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性、智能性、运维便捷性和对调控主站的支撑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广域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调度主站端发送双因子登录信息至变电站端;
变电站端接收双因子登录信息后,对双因子登录信息进行认证后并激活登录系统;
系统登录后,调度主站端调用系统内相关信息服务;
系统获取当前用户的责任区、权限、服务列表和运行列表;
展示当前用户的服务列表和运行列表;
系统对所调用的相关信息服务进行安全认证策略判断;
通过安全认证策略判断的相关信息服务经流量控制策略审核后进行远程运维服务。
优选的,调度主站端发动双因子登录信息至变电站端,通过操作员和监护员的双确认模式,对子站端的数据进行维护,其中双确认模式包括:
单机双确认模式:主站端选择维护类服务,在主站端显示输入操作员用户名和密码对话框,输入成功以后,继续显示输入监护员用户名和密码对话框,输入成功后,操作员和监护员双确认以后,即可对远程运维的维护类服务进行维护,同时,主站端登记维护内容、时间、维护结果以及操作员和监护员姓名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未经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风光出力互补的新能源基地风电场选址方法
- 下一篇: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