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空心结构铝热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5023.3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黎学明;何苗;谢玉婷;杨文静;何银芳;李安琪;曾旭钟;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B33/02 | 分类号: | C06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张群峰;钱扬保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空心 结构 铝热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多孔空心结构铝热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葡萄糖水溶液的水热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干燥后得到碳球颗粒;将所得碳球颗粒、硝酸铜和氨水在水中超声分散后形成第一悬浮液;将所形成的第一悬浮液进行水浴老化反应;将老化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干燥后得到C/Cu前驱体;将所得C/Cu前驱体煅烧后得到空心CuO;再将所得空心CuO、纳米铝粉超声分散于异丙醇和聚乙烯亚胺(PEI)–乙醇混合液后形成第二悬浮液;将所形成的第二悬浮液进行电泳以在阴极沉积得到多孔空心结构的Al/CuO铝热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热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热剂(thermite)是一种由金属燃料(Al、Mg等)和金属氧化物(CuO、Fe2O3、NiO等)组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光、热)下可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被广泛应用于高温切割、铝热焊接以及含能添加剂。铝热剂的性能主要受燃料和氧化剂间传质距离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降低氧化物粒径来调控反应物组分间的传质距离。但当氧化物粒径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颗粒间会出现团聚现象,极大地影响铝热剂的性能。
空心材料在铝热剂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采用空心氧化物与铝粉进行复合,可极大地增加组分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铝热剂的反应性能。目前,空心材料的合成主要为模板法,包括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其中硬模板法应用更为广泛,具有形貌可控,可以大批量生产,合成方法简单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某个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葡萄糖配制成浓度为0.5~1.2mol/L的水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160~200℃,反应时间为6~10h;
将水热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干燥后得到碳球颗粒;
将所得碳球颗粒、硝酸铜和氨水在水中超声分散后形成第一悬浮液,其中碳球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08~0.15g/mL,硝酸铜的浓度为0.05~0.15mol/L,硝酸铜和氨水的摩尔比为(2~6):1;
将所形成的第一悬浮液进行水浴老化反应,其中水浴温度为45~55℃,老化时间为6~12h;
将老化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干燥后得到C/Cu前驱体;
将所得C/Cu前驱体煅烧后得到空心CuO,其中煅烧温度为450~600℃,煅烧时间为4~8h;
将所得空心CuO、纳米铝粉超声分散于异丙醇和聚乙烯亚胺(PEI)–乙醇混合液后形成第二悬浮液,其中纳米铝粉和CuO粉末的质量比为(0.15~0.55):1,二者总的颗粒浓度为0.8-1.2g/L,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聚乙烯亚胺的含量为悬浮液中总颗粒质量的8-12%,异丙醇和聚乙烯亚胺(PEI)–乙醇混合液的体积比为(90~110):1;以及
将所形成的第二悬浮液进行电泳以在阴极沉积得到多孔空心结构的Al/CuO,其中电泳沉积时间为5~15min,外加电压为90~110V。
电泳沉积时阴阳极间距优选为0.8~1.2cm左右。
煅烧时的升温速率优选小于2℃/min。
所得空心CuO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0~400nm。
根据本发明,也可以使用氯化铜或硫酸铜来替代硝酸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铝热剂,其根据上述方法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的碳球(颗粒)模板制备过程简单且颗粒尺寸可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5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阻焊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