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缆燃烧试验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4383.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涛;王玉琢;于新华;谢飞;陈元;王天明;丁潇;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缆 燃烧 试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燃烧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燃烧试验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台、供电端、监测端、位于试验台上的燃烧器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固定待测电缆,所述燃烧器用于针对待测电缆喷射火焰,所述火焰的喷射方向可为横向喷射,当火焰为横向喷射时,火焰的喷射方向同时与试验台的平面平行;所述燃烧器为油燃烧器。本发明的试验环境可模拟飞机真实运行环境,并且试验设备可真实模拟实际燃烧情况;使得试验结果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真实情况,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燃烧试验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灾害之一。为了尽可能降低火灾造成的危害,对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耐火性、防火性等会有相应的要求。因此,耐火试验、防火试验等是绝大多数产品必须进行的合格试验之一。尤其是飞机机载设备,因为其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其对于耐火性、防火性的要求非常高。
现在,根据飞机机载设备的种类以及采用材料的不同,不同的飞机机载设备可以分别进行防火试验、耐火试验和可燃性试验,这些试验我们可以统称为燃烧试验。为此,有对应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来完成待测器件的试验测试。而电缆是各种飞机机载设备几乎都需要用到的连接器件,不同电缆因为其连接的飞机机载设备的不同可能需要完成的试验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是为了增加电缆的通用性,一般而言对于电缆的耐火性试验会完成尽量多的测试项目而不是单一测试项目,以便电缆能够适配各种飞机机载设备的耐火性需求。但是,因为现在航空行业标准中将各项耐火性试验分得非常细,防火试验、耐火试验和可燃性试验都对应有专门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现在没有能够完成各种试验的综合性设备,尤其是专门针对电缆这一通用连接器件的耐火性、防火性等燃烧性能检测。
更重要的是,现有的用来进行电缆耐火性试验的设备中,燃烧器形成的火焰对于电缆的燃烧都是固定方向进行的,无法真实模拟飞机中真实的火焰燃烧情况,使试验的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使试验结果无法精准地反应真实情况,使试验结果给电缆的改进指示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电缆燃烧试验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以解决现有电缆燃烧试验设备中火焰燃烧方向单一无法真实模拟实际燃烧情况的问题;并且,整体试验系统及方法更符合飞机火灾燃烧的实际环境情况,试验结果更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方案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燃烧试验的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供电端、监测端、位于试验台上的燃烧器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固定待测电缆,所述燃烧器用于针对待测电缆喷射火焰,所述火焰的喷射方向可为横向喷射,当火焰为横向喷射时,火焰的喷射方向同时与试验台的平面平行;所述燃烧器为油燃烧器。
本方案的效果及优点在于:燃烧器的火焰的喷射方向为横向喷射,这样设置,可从水平方向点燃待测电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惯用的由下而上的竖直方向的火焰喷射方式,本方案突破性地设置了新的喷火方向,能够提供更多的试验模拟燃烧场景,在使得试验具备通用性的同时,使试验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场景,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具有指导性。同时,横向喷射的火焰方向,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中,飞机中真实的火焰燃烧情况;整体试验环境模拟飞机真实运行环境,得到的试验结果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真实情况,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为电缆性能改进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并且,燃烧器采用油燃烧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气体燃烧器,其多采用丙烷气体作为燃料,但是气体类的燃烧场景与飞机的实际火灾场景是不相符的,而本方案中采用油燃烧器,采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它的火焰更符合飞机火灾的实际火焰,整个火焰的燃烧状态和火焰冲击性更加接近飞机上真实的火焰燃烧场景,使测试环境更加趋近于真实,进而使试验结果更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更加可靠和有参考性。
进一步,所述供电端与待测电缆相连,供电端用于给待测电缆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燃烧试验电信号监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量传感器的隔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