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苗体分辨的肥料调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4092.2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1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建 |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G06T5/00;G06T7/00;G06T7/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辨 肥料 调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苗体分辨的肥料调配系统,包括:数量采集机构,用于获取实时幼苗株数和实时成苗株数,计算实时幼苗株数和实时成苗株数之和以获得苗体总数;肥料调剂机构,与所述数量采集机构连接,用于确定所述实时幼苗株数占据所述苗体总数的百分比,并基于所述百分比的具体数值确定调剂需要的薄肥体积和厚肥体积,以获得调剂后的肥料;内容处理设备,用于累计第三处理图像中各个幼苗图案的数量以作为实时幼苗株数。通过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种植的农作物的幼苗数量和成苗数量,确定调剂需要的薄肥体积和厚肥体积,以将调剂后的肥料施加到农田中,从而提升肥料施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苗体分辨的肥料调配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肥的优点是肥效期长、养分完全、增强土壤透气性等,缺点是不能直接被根系吸收,必须充分发酵,才能施用。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对根系造成伤害。同时释放出氨气等有害气体,臭气易招蝇蛆,污染环境。如沤制未完全腐熟,各类细菌、病毒、寄生虫均易影响人体健康。这类有机肥中氮、磷、钾的含量及比例不一定能满足花卉生长需要,也不能用于无土栽培的各种观赏花卉。
花卉市场提供的有机肥有麻渣、豆饼、蹄角、骨粉等。作基肥时,可埋入花盆底部,酌情用量,不能过多,且不能与花卉的根系接触,以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根系烧死。作追肥时,必须加适量的水,充分发酵腐熟,稀释后才能使用。还有一类是土中掺有一些有机肥,撒施或拌入土中,这类肥,有效成分含量较低。
无机肥确切地讲应称为化学肥,指的是经化学方法,由工业生产的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的无机物(氯化钾)、有机物(尿素)及它们的混合物。这类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清洁卫生、施用方便等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作花卉肥料,特别是可根据植物对养分需求的不同、土壤条件不同,配制成多种营养完全的专用肥,做到配方施肥和科学施肥。
施肥必须适量,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施肥的量不同,幼苗时期施肥次数要多,但要施肥薄,以促进快速生长,成苗后要多施磷肥钾肥,然而在实际施肥操作中,只会根据农作物的种类选择相应的肥料类型,也只会根据农作物的株数或者种植面积选择相应的肥料剂量,显然,这种施肥模式过于粗糙,没有考虑到实际种植区域内的幼苗和成苗对肥料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苗体分辨的肥料调配系统,能够根据实际种植的农作物的幼苗数量和成苗数量,确定调剂需要的薄肥体积和厚肥体积,以将调剂后的肥料施加到农田中,从而同时满足实际种植区域内的幼苗和成苗对肥料的不同需求。
为此,本发明需要至少具有以下两个关键的发明点:
(1)采用智能化识别机制对当前待施肥农田区域中定制作物的幼苗株数和成苗株数进行现场统计,从而为后续的肥料调配提供关键数据;
(2)确定幼苗株数占据所有苗体总数的百分比,基于所述百分比的具体数值确定调剂需要的薄肥体积和厚肥体积,以获得调剂后的肥料,其中,所述百分比的具体数值越接近百分之一百,汲取的薄肥体积越多,汲取的厚肥体积越少,所述百分比的具体数值越接近零,汲取的薄肥体积越少,汲取的厚肥体积越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苗体分辨的肥料调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量采集机构,用于获取实时幼苗株数和实时成苗株数,计算实时幼苗株数和实时成苗株数之和以获得苗体总数;
肥料调剂机构,与所述数量采集机构连接,用于确定所述实时幼苗株数占据所述苗体总数的百分比,并基于所述百分比的具体数值确定调剂需要的薄肥体积和厚肥体积,以获得调剂后的肥料;
信号捕获设备,设置在待施肥的农田区域的上方,用于对所述待施肥的农田区域执行图像信号捕获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农田捕获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建,未经王明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