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形微反应器和连续聚合装置、连续聚合-干湿法纺丝制备改性间位芳纶纤维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1128.1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曹凯凯;王进;刘玉峰;宋志成;杨佑;袁锋;伍威;张志军;李忠良;曹卓;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20;C08G69/28;C08G69/32;D01F6/6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形微 反应器 连续 聚合 装置 湿法 纺丝 制备 改性 间位 纤维 | ||
1.一种心形微反应器,包括上盖板(31)和底座(3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1)开设有第一进料通道(33)、第二进料通道(34)和出料通道(35),所述上盖板(31)和底座(32)上开设有输送传热媒介的传热媒介通道(36);所述第一进料通道(33)、第二进料通道(34)分别连接第一微通道(37)、第二微通道(38),所述第一微通道(37)、第二微通道(38)汇合后连接心形微反应室(39),心形微反应室(39)连接第三微通道(40),所述第三微通道(40)与出料通道(3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形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微反应室(39)通过微通道串联,每两个心形微反应室(39)上下重叠排布,形成一组心形微反应室单元(41),多个心形微反应室单元(41)通过微通道串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形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微反应室单元(41)中的两个心形微反应室(39)通过微通道头尾相接,进料通道端微通道连接心形微反应室(39)凹陷部分,出料通道(35)端微通道连接心形微反应室(39)心尖部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心形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微反应室(39)具有镂空结构。
5.一种连续聚合装置,包括原料储存装置、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后处理系统、换热系统;所述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和后处理系统依次连接,所述换热系统分别与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连接控制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的温度,所述预聚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混合器(9)和微反应器(10),所述缩聚系统包括多级微螺杆装置(11),微反应器(10)与多级微螺杆装置(1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10)为心形微反应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存装置包括间苯二甲酰氯原料储罐(1)、间苯二胺及第三单体原料储罐(2)、溶剂储罐(3)和含助溶剂的溶剂原料储罐(4),所述的间苯二甲酰氯原料储罐(1)和间苯二胺及第三单体原料储罐(2)分别通过平流泵(7)和输送管道与微混合器(9)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苯二胺及共聚二胺单体原料储罐(2)和含助溶剂的溶剂原料储罐(4)之间还连接有溶剂脱水装置(5);所述间苯二甲酰氯原料储罐(1)、间苯二胺及第三单体原料储罐(2)、平流泵(7)和输送管道上均套有保温夹套(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加热循环装置,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制冷介质存储罐(28)、换热介质输送泵(30)、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制冷介质存储罐(28)与微混合器(9)之间连接有换热介质输送泵(30)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制冷介质存储罐(28)、微混合器(9)和微反应器(10)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包括加热介质存储罐(29)、换热介质输送泵(30)、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加热介质存储罐(29)与多级微螺杆装置(11)之间连接有换热介质输送泵(30)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加热介质存储罐(29)和多级微螺杆装置(11)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多级微螺杆装置(11)包括依次联接的一级微螺杆器、二级微螺杆器、三级微螺杆器和四级微螺杆器,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上均套有保温夹套(8),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中的热介质通入保温夹套(8)中,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逐渐增大、螺杆长径比逐渐减少、螺杆转速逐渐减少、夹套温度逐渐升高,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40mm,螺杆长径比为30~80,螺杆转速为100~420rpm,夹套温度为30~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包括单头螺杆、双头螺杆、三头螺杆或四头螺杆中一种或多种。
9.一种连续聚合-干湿法纺丝制备改性间位芳纶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连续聚合装置,所述连续聚合装置与纺丝系统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11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