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材料、包含该包装材料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9899.7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魏红梅;郑碧珠;张浩;侯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571;H01M50/1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高敏;刘继富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材料 包含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材料、包含该包装材料的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该包装材料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后通入电流,产生焦耳热,实现加热功能。具体地,将包装材料应用于电化学装置中,当电化学装置的温度低于第一预定温度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以进行加热,当电化学装置的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断开以停止加热。由此,电化学装置的吸热量大于散热量,实现加热速率大于1℃/s的均匀升温,电化学装置的低温充电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低温充电性能提高,有效提升了电化学装置的化学体系的动力学性能,继而在不损失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改善由于负极析锂现象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材料、包含该包装材料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动力学较差导致低温充电能力较差,使得锂离子电池在大倍率充电过程中出现负极严重析锂的现象,引发安全风险。同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材料活性较低,造成容量发挥受限,使得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受到损失。
在低温条件下,通过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化学体系的动力学性能、有效缓解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存在的低容量和负极析锂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加热方式一般分为外部加热和自身加热。常见的外部加热是通过在锂离子电池外包装外部贴加热片或者排列内注液体管路,该方式加热过程升温速率慢,电池整体温差较大,对电极材料影响较大,易导致电池循环性能恶化,存在安全可靠性风险;同时,外部加热成本增加,管路中的加热液体易出现渗漏,污染电极组件或外包装,影响用户使用。另外,加热片或管路的设置,使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增大,进而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开发一种对锂离子电池自身加热的方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材料、包含该包装材料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低温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内容中,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装置的例子来解释本申请,但是本申请的电化学装置并不仅限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学装置的包装材料,其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设置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复合层,复合层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该包装材料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复合层中通入电流,产生焦耳热,实现加热功能。具体地,将包装材料应用于电化学装置中,当电化学装置的温度低于第一预定温度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以进行加热,当电化学装置的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断开以停止加热。由此,电化学装置的吸热量大于散热量,实现加热速率大于1℃/s的均匀升温,电化学装置的低温充电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低温充电性能提高,有效提升了电化学装置的化学体系的动力学性能。相较于其他加热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复合层的设计,能够实现在不损失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改善由于负极析锂现象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性能。本申请对第一预定温度和第二预定温度的具体温度值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
在本申请中,对电化学装置的温度监控方式,以及控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和断开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即可,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监控电化学装置的温度,通过开关控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和断开。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电阻为R,R≥0.1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电阻R优选为0.1Ω至50Ω。通过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电阻R控制在上述优选范围内,更有利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复合层中通入电流,产生焦耳热,实现加热功能,进而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低温性能。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的材料、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的厚度、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上图案的设置,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电阻R调控在上述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