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草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9255.8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华;杨胜伟;龚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桐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12;A01G24/15;A01G24/22;A01H4/00;A01C21/00;C05G3/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43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草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草的种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艾草种子进行培育,在缩短传统直播所需的发芽出苗时间的同时,还保证了种苗的品质,在短期内即可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保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在种植过程中,在土壤中添加土壤处理剂作为栽培土,能有效调整土壤pH值,提高土壤蓄水保肥的能力,减少施肥次数及肥料使用量。所制备的水溶肥能有效缩短艾草的生长周期、增加收割次数,产出的艾草中有效挥发物质含量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艾(学名: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随着艾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自然条件下存在的艾草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而现有技术中,在对艾草进行培育时,都是直接进行栽种,导致其存活率不足,难以规模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艾草的种植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艾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的土地为种植地,清除石块和杂草,翻耕后做床,在阳光下暴晒3-5天。
2、种子扩繁:对艾草种子进行消毒后,接种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待长出幼苗,且苗长0.8-1.5cm时将其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艾草苗。
进一步,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其组成为:MS+BA 1.0-2.0mg/L+NAA 0.1-0.5mg/L。
进一步,所述的生根培养基,其组成为:MS+IBA 0.1-1.0mg/L+NAA 0.01-0.5mg/L+0.6-1.2%的琼脂+2-5%的蔗糖。
3、育苗:在培育盆中加入栽培土,将艾草苗转移至培育盆中进行炼苗,直至艾草苗长度达到8-12cm时进行移栽。
进一步,所述的栽培土,其是在土壤中添加10-20%的土壤处理剂,混合得到。
进一步,所述的土壤处理剂,其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玉米芯20-30份、尿素7-18份、石灰5-8份、膨润土2-10份。
进一步,所述的土壤处理剂,其制备方法为:将玉米芯干燥后粉碎,与石灰、膨润土混合研磨,在80-100℃下焙烧5-10min,冷却后与尿素混合。
4、移栽:将艾草苗连同培育盆一同直接移栽至种植地中。
5、水肥管理:当艾草的高度生长至25-35cm时,施加水溶肥,做好日常管理即可。
进一步,所述的水溶肥,其组成按质量份计包括:磷酸二氢钾10-15份、硝酸铵6-10份、硫酸镁6-10份、糖醇10-16份、黄腐殖酸23-30份、油茶饼3-7份。
进一步,所述的水溶肥制备方法为:将所有原料混合后加入原料重量30-40%的水,在温度为28-35℃,湿度为40-60%的条件下发酵3-5天,再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水溶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艾草种子进行培育,在缩短传统直播所需的发芽出苗时间的同时,还保证了种苗的品质,在短期内即可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保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在种植过程中,在土壤中添加土壤处理剂作为栽培土,能有效调整土壤pH值,提高土壤蓄水保肥的能力,减少施肥次数及肥料使用量。所制备的水溶肥能有效缩短艾草的生长周期、增加收割次数,产出的艾草中有效挥发物质含量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桐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未经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桐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