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畸托槽、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7644.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2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娜·杰克逊;柯庆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主分类号: | A61C7/28 | 分类号: | A61C7/28;A6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畸托槽 系统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正畸托槽。正畸托槽形成为使得本体和网部分一体地形成为一件,并且齿侧安装表面包括相对于安装表面具有倒凹角的粘合元件。粘合元件可进一步包括便于粘合材料的铺展的几何形状。在一些方面,托槽还可包括用于线安装和对齐器牙托相互作用的元件。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系统及治疗方法。托槽可以针对个体患者进行定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月26日、国家申请号为201880008482.1(PCT申请号为PCT/US2018/015515)、名称为“正畸托槽、系统及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7年1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2/451,343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正畸学领域。
背景技术
多年来,正畸系统和方法已被使用以矫正牙齿对齐。正畸装置的使用可能是出于医疗和/或美学原因,并且干预可以从微创到长期综合治疗的范围内。常规方法通常开始于将复合材料粘附到牙齿的表面并使用各种手段来促进牙齿移动。一种这样的方法包括以规定的角度将金属托槽粘合到复合材料的外侧,并将托槽与张紧线(称为“弓丝”)连接以产生对齐力。
虽然这种治疗已被证实非常有效,但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常规的金属托槽通常以多工艺方法构造。该方法可以包括模制前托槽部分并将单独的“网”或安装区域冲压或烧结到托槽的牙齿侧。由于部件的尺寸小,难以产生具有严格公差规格的可重现、高品质的托槽。常见的生产问题是用于接收弓丝的狭槽的尺寸的变化。这会对所产生的对齐力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托槽以非预期的方式移动牙齿。此外,用于线的狭槽通常具有平坦的基底,而线试图遵循围绕患者的牙齿的弯曲路径。这导致线和托槽狭槽之间的摩擦,这可能导致线的粘结或凹痕。这会降低治疗的有效性。
传统的舌侧托槽的主要限制是将弓丝接合到托槽中非常困难且耗时。类似地,仅使用透明对齐器的限制是对齐阶段的功效和准确性。用于透明对齐器的复合附接件对应用技术非常敏感。由于在应用于牙齿期间产生的误差,它们并非总是配合对齐器,从而导致不理想的最终牙齿位置。当最终牙齿位置不理想时,必须开始“精制”阶段,这需要新的扫描、新的附接以及新的对齐器。
此外,正畸托槽可以应用于牙齿的面部表面或舌侧表面。虽然出于美学原因有时希望使用舌侧附接件,但是这种类型的托槽的放置和舒适性存在挑战。因此,对于面部托槽和舌侧托槽,需要改进的几何形状、制造再现性以及放置的准确性和简易性。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正畸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用于其中的金属托槽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生产的托槽、以及在正畸治疗中使用这种托槽的系统和方法。利用如本文公开的正畸托槽,提供了用于面部和舌侧托槽的改进元件。一体地形成的构型允许使用对患者而言更舒适的较小的较低轮廓的托槽,同时仍提供多个治疗特征和保持元件。
在一个方面,如本文公开的正畸托槽可具有一体地形成在一个部件中的安装部分和治疗部分,其中安装部分具有用于附接至牙齿的安装表面以及构造成接收粘合材料的至少一个粘合元件,并且治疗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线安装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元件以相对于安装表面的倒凹角设置。
根据本文公开的主题的另一方面,描述了使用所公开的一件式托槽的正畸治疗方法。所述方法适于利用牙齿的舌侧表面,并且是透明对齐器和弓丝治疗的结合。
本文公开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障碍。例如,用定制金属附接件替换复合附接件不仅减少了应用期间的用户误差;而且由于附接件在扫描时就位,因此完善了与对齐器的配合。提供者可以轻松地将舌侧弓丝与定制金属附接件接合,并通过将弓丝对齐与透明对齐器相结合,将提高治疗时间的效率和有效性,并且更容易获得理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未经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7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