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6859.7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涛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中药 煎锅 | ||
1.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煎锅本体和一种分煎结构:
所述煎锅本体包括:锅体(1),承装药汤;锅盖(2),设置在锅体(1)上方,与锅体(1)上方开口处配合,可拆卸;
所述分煎结构包括:多个药仓(3),纵向排布,相邻的药仓(3)之间通过套接固定;多个组合隔板(4),设置在药仓(3)内,与药仓(3)配合;顶盖(5),设置在顶层的药仓(3)上方,与顶层的药仓(3)上方开口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1)呈圆柱状,上方开口;
所述锅体(1)包括:加热底座(11),圆饼状,质地为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居中设置在锅体(1)下方,与锅体(1)底面固定连接;加热棒(14),呈圆柱状,质地为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居中设置在锅体(1)中部,底部与加热底座(11)连通导热;把手(12),设置在锅体(1)一侧的外壁上;出液阀(13),设置在锅体(1)一侧的外壁上并与锅体(1)内部连通,与所述把手(12)相对;支撑座(15),居中设置在锅体(1)内底部;
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出气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15)呈圆形,包括:多个支撑台(151),对称设置在支撑座(15)下方,相邻的支撑台(151)之间存在间隙;支撑环(152),呈圆环状,底面与支撑台(151)固定连接;定位环(153),呈圆环状,外径与支撑环(152)一致,内径略大于支撑环(152)内径,底面与支撑环(15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5)整体呈圆形,表面设置有密集的细孔,设置在顶层药仓(3)上方,与顶层药仓(3)配合;所述顶盖(5)中部设置有一圆孔,与加热棒(14)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仓(3)呈圆柱状,上方开口,表面设置有密集的细孔,外径与所述定位环(153)的内径一致;
所述药仓(3)还包括:连接环(31),呈圆环状,设置在药仓(3)上方开口处,与药仓(3)固定连接;套管(32),与药仓(3)高度一致,与加热棒(14)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环(31)内径与药仓(3)外径一致,连接环(31)外径与定位环(153)一致;
底层药仓(3)与所述支撑座(15)套接,底面与支撑环(152)顶部抵接,侧面与定位环(153)内壁抵接;相邻药仓(3)之间通过连接环(31)套接,上方的药仓(3)底面套接在下方药仓(3)的连接环(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仓(3)的外径:锅体(1)的内径=2:3;
所述加热底座(11)的直径大于药仓(3)外径,小于锅体(1)内径;
所述加热棒(11)高度大于药仓(3)套接后的整体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中药分煎锅,其特征在于:
顶层药仓(3)距锅盖(2)的距离不小于锅体(1)内高的1/10;
底层药仓(3)距锅体(1)底面的距离不小于锅体(1)内高的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涛,未经黄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68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交互式特征嵌入的多光谱图像融合方法
- 下一篇:制动踏板组件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