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嵌入式大气数据系统的侧风估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4238.5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7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荣;史晓军;刘祥;余立;夏洪亚;郭洪涛;寇西平;吕彬彬;闫昱;王晓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5/00 | 分类号: | G01P5/00;G01P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嵌入式 大气 数据 系统 估算 方法 | ||
1.一种基于嵌入式大气数据系统的侧风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风估算方法用于具有惯导系统的母弹,侧风估算方法基于安装在母弹上的嵌入式大气数据系统,嵌入式大气数据系统由布置在母弹头部左右两侧的多个测压点组成,所述的侧风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母弹模型上,布置测压点
a1.确定母弹头部的水平对称面;
a2.确定水平对称面与母弹头部的交线,即母弹的左边线L0、右边线R0;
a3.沿母弹中心轴线,从前至后,在母弹头部确定一系列垂直于中心轴线的竖直截面,并绘制截面线S1、S2、……、SN,左边线L0与截面线的交点依次为L01、L02、……、L0N,右边线R0与截面线的交点依次为R01、R02、……、R0N,3≤N≤6;
a4.在截面线S1上,依据经验,在L01的上方确定L11,L01的下方确定L21,得到一组L11、L01、L21,同样的方法,得到L12、L02、L22,……,L1N、L0N、L2N;
a5.在截面线S1上,依据经验,R01的上方确定R11,R01的下方确定R21,得到一组R11、R01、R21,同样的方法,得到R12、R02、R22,……,R1N、R0N、R2N;
a6.在母弹模型上按照步骤a4、a5的标记点布置测压点;
b.在母弹模型上,遴选测压点
b1.确定母弹的平飞状态参数,包括飞行速度
b2.确定飞行速度序列:
b3.通过风洞试验或者数值模拟获得步骤a4、a5的各点在步骤b2的各参数序列下的压力值;
b4.计算步骤b2的各参数序列下,母弹每条截面线上左侧的各测压点的压力PL、对应的右侧的各测压点的压力PR,通过下式计算各自对应的侧滑角压力系数Kβ:
b5.在同一飞行速度
b6.按照Kβ对飞行速度
c.构建母弹侧滑角β与测压点压力的数学模型
c1.在母弹上按照母弹模型确定的嵌入式大气数据系统的测压点位置安装压力传感器,同时,在母弹的组合导航系统中增加侧滑角计算模块;
c2.在侧滑角计算模块引入以下公式,计算母弹的侧滑角β:
式中,K为比例系数,K的倒数为Kβ相对于β的导数,嵌入式大气数据系统的测压点确定后,从测压点的线性拟合Kβ-β数据曲线即可获得所选测压点的K值和b值;b为截距,对于左右对称的母弹外型,b=0;
d.计算母弹侧滑角β
在母弹开舱前的平飞阶段,侧滑角计算模块采集压力传感器在Δt时间段内的压力值,以左侧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均值为PL,右侧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均值为PR;侧滑角计算模块按照式(2)计算得到侧滑角β;
e.获取惯导系统测出的母弹平飞期间飞行参数
利用母弹的惯导系统获得地速
f.计算侧风速度
利用母弹的组合导航系统的制导计算机计算侧风;
在地面坐标系下,
母弹的组合导航系统给出如下计算结果:
地速
空速
风速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2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