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泵滑动轴承连杆部件的精度保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3905.8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秀芳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16C7/02;F16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泵 滑动 轴承 连杆 部件 精度 保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泵滑动轴承连杆部件的精度保证方法,涉及石油工程设备领域,具体包括连杆螺栓、滑动轴承连杆体、连杆轴瓦、连杆铜套、滑动轴承连杆体端面、连杆轴瓦内孔轴心、连杆铜套内孔轴心、连杆轴瓦内孔、连杆铜套内孔等,滑动轴承连杆体大端保持剖分式结构,小端设计成整体结构,连杆轴瓦内孔和连杆铜套内孔单边留0.5~1.0mm的余量,将滑动轴承连杆部件装配后,用滑动轴承连杆体端面为第一定位基准、连杆轴瓦内孔轴心为第二定位基准、连杆铜套内孔轴心为第三定位基准,加工连杆轴瓦内孔和连杆铜套内孔到成品精度,可将连杆轴瓦内孔和连杆铜套内孔圆柱度精度提高3级,杜绝因精度低造成连杆轴瓦和连杆铜套粘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井泵滑动轴承连杆部件的精度保证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已经开发出来一种钻井泵,这种钻井泵将传统钻井泵滚动轴承连杆部件改变成了滑动轴承连杆部件,即连杆部件大孔与曲轴的连杆轴颈连接的滚动轴承更换成连杆轴瓦滑动轴承,连杆部件小端孔与十字头销连接的滚动轴承更换成连杆铜套滑动轴承,将原来钻井泵的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大大降低。为了便于装配和更换连杆部件大端的连杆轴瓦和小端的连杆铜套,将连杆大小端均设计成剖分式结构,即连杆大端的连杆轴瓦和小端连杆铜套损坏后只需要将大小端盖拆开便可以更换连杆轴瓦和连杆铜套。通过用户运用实践,出现过连杆大端的连杆轴瓦和曲轴连杆轴颈粘连现象,出现过连杆小端的连杆铜套与十字头销粘连现象,经过研究,出现粘连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连杆部件的精度不高,原来的连杆部件下面几个关键精度低:
1、连杆部件装配后大端连杆轴瓦内孔和小端连杆铜套内孔之间的平行的精度不高;
2、连杆部件装配后大端连杆轴瓦内孔的尺寸精度不高;
3、连杆部件装配后大端连杆轴瓦内孔的圆柱度精度不高;
4、连杆部件装配后小端连杆铜套内孔的尺寸精度不高;
5、连杆部件装配后小端连杆铜套内孔的圆柱度精度不高。
因为钻井泵的曲轴连杆机构最大的特点是转速很低,载荷很高,这两个特点是滑动轴承形成油膜最不利的因素,因此目前全世界钻井泵连杆部件的大小端都是滚动轴承。改成滑动轴承后,必须要确保滑动轴承之间的油膜厚度必须的厚度才行,但上述5个方面的误差使连杆轴瓦内孔和曲轴连杆轴颈之间,连杆铜套内孔与十字头销外圆之间的油膜厚度值大大降低,出现粘连现象,要避免发生粘连现象,必须提高上面的5个方面的精度。
为什么原来连杆部件的上述五个方面的精度低呢,是因为将连杆部件的连杆体、连杆轴瓦、连杆铜套三个零件设计成完全互换型的零件,三个零件组装后上述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如下:
1、连杆部件装配后大端连杆轴瓦内孔和小端连杆铜套内孔之间的平行的精度不高(很努力可以满足4级到5级之间)的影响因素有连杆体大小孔之间的平行度、连杆轴瓦的壁厚误差、连杆铜套的壁厚误差;
2、连杆部件装配后大端连杆轴瓦内孔的尺寸精度不高(很努力可以满足IT8级)的影响因素有连杆体大端孔的尺寸误差、连杆轴瓦外圆的尺寸误差和内孔的尺寸误差;
3、连杆部件装配后大端连杆轴瓦内孔的圆柱度精度不高(很努力可以满足9级)的影响因素是连杆体大端孔的圆柱度误差、连杆轴瓦外圆的圆柱度误差、连杆轴瓦内孔的圆柱度误差、连杆大端孔与连杆轴瓦外圆过盈配合后各个方向变形不一致的误差;
4、连杆部件装配后小端连杆铜套内孔的尺寸精度不高(很努力可以满足IT8级)的影响因素是连杆小端孔的尺寸误差、连杆铜套外圆的尺寸误差、连杆铜套内孔的尺寸误差;
5、连杆部件装配后小端连杆铜套内孔的圆柱度精度不高(很努力可以满足9级)的影响因素是连杆小端孔的圆柱度误差、连杆铜套外圆的圆轴度误差、连杆铜套内圆的圆柱度误差、连杆小端孔与连杆铜套外圆过盈配合各个方向变形不一致的误差。
找到了造成连杆轴瓦和连杆铜套粘连的影响因素有连杆部件上述五个精度低的原因后,因此研究一种钻井泵滑动轴承连杆部件的精度保证方法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秀芳,未经黄秀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3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渣的磁性过滤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弹簧锁紧气动卸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