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手持终端智能检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3888.8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4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鹏;李豪天;岑耀扬;伍梓超;冯浩鹏;黄毅成;李天福;郑敏亮;岑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思言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手持 终端 智能 检测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手持终端智能检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与电网设备的通信连接,并依据预设时间阈值周期性获取所述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基于所述运行数据输入到预存的大数据检测库中得到检测结果,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输出文本信息发送给用户端;获取输入的动作指令进行预判断,待通过后将所述动作指令转换为操作命令发送给所述电网设备。本发明基于电网手持终端,可以获悉目标电网设备的运行是否安全;本发明还可以根据当前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给出状态预测;本发明还可以获取用户下发的调整指令以对应发送给电网设备,指导其进行参数调整,保证设备的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网手持终端智能检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规定年限,我国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电力在能源中的比重应该越来越大,也就是能源要走向电气化,特别在终端能源中,以电的形式用能比重要提高,而非电的形式如直接燃煤等则不断减少。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升级与改革,对于电力设备的检测也面临着改革换代,传统的人力检测不仅检测难度大,危险系数高还容易出现人为误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实现智能检测具有不错的前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网手持终端智能检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手持终端对目标电网设备进行检测,并且对运行状态进行判断,以根据操作人员的下达的操作指令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网手持终端智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与电网设备的通信连接,并依据预设时间阈值周期性获取所述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
基于所述运行数据输入到预存的大数据检测库中得到检测结果,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输出文本信息发送给用户端;
获取输入的动作指令进行预判断,待通过后将所述动作指令转换为操作命令发送给所述电网设备。
本方案中,所述建立与电网设备的通信连接并依据预设时间阈值周期性获取所述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具体为:
获取待检测的所述电网设备的识别码,基于所述识别码识别目标设备并建立通信连接;
获取所述时间阈值的设定时长,基于所述设定时长建立采集周期,对所述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获取,其中,
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所述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所述电网设备的传输数据,所述采集周期的采集次数为二的幂次方,且至少为两次。
本方案中,获取所述时间阈值的设定时长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建立通信连接的所述电网设备的属性数据;
基于所述属性数据提取目标时长向量特征值;
计算所述目标时长向量特征值的模得到所述设定时长。
本方案中,基于所述运行数据输入到预存的大数据检测库中得到检测结果,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输出文本信息发送给用户端,具体为:
提取当前所述采集周期内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作为第一实验数据;
提取相邻下个所述采集周期内的所述运行状态数据作为第一验证数据;
将所述第一实验数据与所述第一验证数据分别输入到所述大数据检测库中,以得到第一实验结果与第一验证结果,其中,
当所述第一实验结果与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一致,则将所述第一实验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结果并输出对应的所述文本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端;
否则,不输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3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