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1604.1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3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应用于电化学装置的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包括一种极片,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材料层,活性材料层设置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活性材料、第一粘结剂以及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包裹所述活性材料,所述第二粘结剂包裹所述第一粘结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包裹活性材料,从而可降低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降低电化学装置在高温下发生内部短路风险,减小对包括电化学装置在内的整个电池体系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应用于电化学装置的极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离子二次电池凭借其独特的高容量、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较高的能量密度、清洁无污染等优势,逐渐占据了电池行业的大部分市场,目前锂离子电池多应用在电池、笔记本电脑以及电动汽车领域。
目前,市场上多见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由含锂氧化物正极(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等组成),负极(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硬炭、中间相炭微球、钛酸锂、硅炭、氧化亚硅等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有机电解液以及隔膜组成。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上进行脱嵌,形成通路,以达到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目的。然而,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存在的反应不仅是锂离子的脱嵌和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还会存在着许多的副反应,如电解液的氧化分解、正极结构的坍塌、材料表面的SEI膜和CEI膜的分解和重组、电解液和正负极材料的反应以及正极材料的热分解反应等等。当然,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的过程中,以上副反应发生的程度较低,对包括电化学装置在内的整个电池体系的影响较小。
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高温放置、重物冲击等情况下,将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致使极片上的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剧烈,严重的,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应用在电化学装置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克服了或者部分解决了上述锂离子电池在过充电、高温放置、重物冲击等情况下,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致使极片上的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剧烈,严重的,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极片,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设置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活性材料、第一粘结剂以及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包裹所述活性材料,所述第二粘结剂包裹所述第一粘结剂。通过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包裹所述活性材料,从而可降低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降低电化学装置在高温下发生内部短路风险,减小对包括电化学装置在内的整个电池体系的影响,降低电化学装置的维护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剂为水溶性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为油溶性粘结剂。通过水溶性粘结剂和油溶性粘结剂包裹活性材料,从而既可以减小极片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又不额外损失电化学装置的动力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剂为油溶性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为水溶性粘结剂。无论活性材料先被油溶性粘结剂包裹再被水溶性粘结剂包裹还是先被水溶性粘结剂包裹再被油溶性粘结剂包裹,都可以减小极片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又不额外损失电化学装置的动力学。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均为油溶性粘结剂,即使活性材料先被油溶性粘结剂包裹再被油溶性粘结剂包裹,也可以减小极片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油溶性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和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水溶性粘结剂包括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流量阀
- 下一篇:异常对象集群的定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