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信息保密抗干扰通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0792.6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笑宇;卢连军;吕振斌;惠智;于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方滨海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22 | 分类号: | H04L9/22;H04B1/707;H04B1/7097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孙佩佩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随机 序列 二维 信息 保密 抗干扰 通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信息保密抗干扰通信方法及系统,属于保密通信技术领域;方法通过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通信,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包括保密扩频码、抗干扰扩频码、第一维信息数据和第二维信息数据;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生成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通信;接收端恢复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通信;通过建立保密性强度集和抗干扰强度集的概念,构建了第一维信息、第二维信息、保密性强度集与伪随机序列集的关联关系,进一步构建了复合信息、抗干扰强度集与伪随机序列集的关联关系,控制伪随机序列的动态变化,由此提高数据链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信息保密抗干扰通信方法及系统,属于保密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信息化战场日渐复杂的电磁环境,战场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尤其涉及到各武器系统数据链。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拥有更强大计算能力的智能化信息对抗系统对传统数据链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武器系统数据链信息传输的保密性急需进一步增强。伪随机序列集凭借其优秀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将在武器系统数据链二维信息保密抗干扰通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传统具备抗干扰能力的数据链大多在单一维度完成信息传输,单一维度的信息传输存在保密性差的问题,长时间的接收、检测、参数估计和解调,数据链系统信息传输存在被窃听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信息保密抗干扰通信方法,提高数据链的安全性,尤其是武器系统数据链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信息保密抗干扰通信方法,通过建立保密性强度集和抗干扰强度集的概念,构建了第一维信息、第二维信息、保密性强度集与伪随机序列集的关联关系,进一步构建了复合信息、抗干扰强度集与伪随机序列集的关联关系,控制伪随机序列的动态变化,由此提高数据链的安全性,尤其是武器系统数据链的安全性。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通过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通信,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包括保密扩频码、抗干扰扩频码、第一维信息数据和第二维信息数据。
优选地,所述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的生成过程如下:
由保密性强度集映射为伪随机序列集产生保密扩频码,由抗干扰强度集映射为伪随机序列集产生抗干扰扩频码;
由第一维信息数据与保密扩频码得到第一次扩频后的第一维信息,由第二维信息数据与反转的保密扩频码得到第一次扩频后的第二维信息,由扩频后的第一维信息和第二维信息得到第一次扩频后的二维复合信息,并与抗干扰扩频码二次扩频得到第二次扩频后的二维复合信息;
经基带调制、D/A转换及上变频后得到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基于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的恢复过程如下:
对伪随机序列集的二维调制通信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滤波和A/D转换,通过本地多通道相关值判决输出能量最高的通道,并利用该通道的本地伪随机码第一次解扩;
将解扩得到二维复合信息码进行上、下两支路的信息处理,其中上支路的信息码保持不变,下支路的信息码取反转值,上、下支路分别再次与本地多通道相关值判决输出能量最高的通道,并分别利用该通道的本地伪随机码第二次解扩;
将第二次解扩的上支路信息码经基带解调恢复第一维信息数据,将第二次解扩的下支路信息码经过基带解调的信息码取反转值,恢复第二维信息数据。
优选地,所述保密扩频码和抗干扰扩频码,具体通过如下步骤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方滨海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方滨海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0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