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试验设备的温湿度参数稳定状态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8826.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淑华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试验 设备 温湿度 参数 稳定 状态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桨叶加热组件用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试验设备的温湿度参数稳定状态识别方法。本发明基于环境试验设备控制面板设定值与箱体内各校准位置点传感器实时采集值之间的算法,用于适应不同条件状况下的环境试验设备的校准,以能达到准确判断环境试验设备内部充分感温及平衡稳定时间的目的,以便减少因稳定时间判断不准引入的误差,提高校准数据的可靠性和校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桨叶加热组件用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试验设备的温湿度参数稳定状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试验设备是指模拟一种或一种以上环境条件,对产品进行环境试验的设备,主要用于电工电子、化工、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研究性试验、产品定型试验、产品验收试验、安全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失效分析以及失效验证试验等,在直升机加热组件高低温试验中,需依据JJF1101-2019校准规范的要求,需定期对试验设备开展校准工作,确保其温湿度偏差、温湿度波动度、温湿度均匀度等参数的准确可靠,而在记录数据之前,必须在环境试验设备达到稳定状态(是指环境试验设备工作空间内任意点的温度、相对湿度变化量达到设备本身性能指标要求时的状态)的前提下开始进行校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方法一是温度达到环境试验设备控制面板设定值,30分钟后开始记录数据;二是若箱体内温度仍未稳定,可按实际情况延长30分钟,温度达到控制面板设定值至开始记录数据所等待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针对上述方法,有明显不足之处,其一,若环境试验设备本身状态较好,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达到稳定状态,按照同样死板的等待固定时间后记录数据,那么将导致校准工作效率低;其二,若被检环境试验设备自身出现故障,无法达到稳定状态,无论等待多长时间,校准结果仍为不合格,同样导致上述效率低的问题;其三,稳定状态的过程需要人为去判断识别,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校准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综合上述方法的缺点,设计了一套基于环境试验设备控制面板设定值与箱体内各校准位置点传感器实时采集值之间的算法,用于适应不同条件状况下的环境试验设备的校准,以能达到准确判断环境试验设备内部充分感温及平衡稳定时间的目的,以便减少因稳定时间判断不准引入的误差,提高校准数据的可靠性和校准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环境试验设备的温湿度参数稳定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是通过环境试验设备箱体内布置的多个标准传感器的实时采集值与控制面板设定值,计算出箱体内各个位置测量点与控制面板设定值之间实时误差的绝对值,并存入动态数据集中,再进行实时判断各个位置测量点第i+1次误差绝对值是否小于第i次,以此推断箱体内部第一次达到最高或最低温度/湿度的时间,若前序i次测量的误差绝对值逐渐变小,但第i+1次误差绝对值大于第i次,那么就计算从第1次、第2次直至第i+1次误差绝对值的方差,以此类推,进行第i+2次测量时,计算从第2次、第3次直至第i+2次误差绝对值的方差,进行第i+j次测量时,计算从第j次、第j+1次直至第i+j次误差绝对值的方差,当该方差达到设定值以内,则表示箱体内某个位置的温度波动趋于稳定,该位置的稳定状态即可识别出来,其它位置点按照上述方法同样进行稳定状态的识别,最终待环境试验设备箱体内所有测量点都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下一步记录数据的校准过程,i为箱体内部第一次达到最高或最低温度/湿度的时间的测量次数,j为箱体内方差达到设定值时的测量次数。
所述环境试验设备容积小于2m3时,温度标准传感器的数量为9支、湿度标准传感器的数量为3支,温度标准传感器的位置分布位于环境试验设备立体空间的上、中、下三层,其中上层布置4支温度标准传感器、1支湿度标准传感器,中层布置1支湿度标准传感器位于整个箱体的正中心,下层布置4支温度标准传感器、1支湿度标准传感器,且湿度标准传感器位置布置在箱体的斜对角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