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98642.6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丁娉;宋欢;黎勇;杨清;杨军;李正胜;唐莹;刘兴隆;田宗芳;鲍时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华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13/04 | 分类号: | D01F13/04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王宏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位 纤维 废料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料,属于高分子化学技术领域。包括:(1)将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烘干,经切断或破碎处理后制成短切纤维或沉析碎片;(2)将步骤(1)中的短切纤维或沉析碎片与有机溶剂一起常压浸泡,得到浆料;(3)将浆料与助溶剂混合,在密闭条件下搅拌反应,得到无色透明的间位芳纶树脂溶液。本发明回收方法采用的设备简单,工艺过程简单,处理成本低,具有工业化可行性;溶剂耗费相对较少,低毒环保;工艺过程避免了高温有氧环境,制得的间位芳纶树脂溶液表观颜色未明显变黄,不会影响后续产品性能,可以直接用于纺丝或制备沉析纤维,解决了间位芳纶纤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间位芳纶树脂投入产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料。
背景技术
间位芳纶纸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耐高温和电绝缘性能,广泛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我国对间位芳纶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随着高速列车、地铁轻轨的快速发展及电网改造,国内对间位芳纶纸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随之间位芳纶纸原材料开始逐步国产化。国内间位芳纶纤维生产线规模和产量不断扩大的同时,间位芳纶纤维废料造成的浪费及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目前关于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的回收利用尚未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申请号为CN20101024854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旧芳纶纸的回收利用方法,其处理方法是将废旧芳纶纸碎解后,用有机溶剂常压浸泡后加压浸泡,经疏解处理,再加助溶剂加热溶解得到透明的芳纶树脂原液。该原液经脱泡、静置后得到沉析原液,再与沉析溶剂混合可用来制备沉析纤维。该专利介绍了废旧芳纶纸的回收方法:浸泡时间长,需要进行加压浸泡;溶剂消耗多,且均有一定的刺激气味,不环保;另外加热溶解时间也长,一般需在6h以上;未对加热溶解条件进行严格控制,芳纶纤维在热空气条件下易发生端胺基氧化反应或自由基降解反应,最终导致树脂原液变色和分子链逐渐降解,从而影响后期产品的性能。
申请号为CN201811216607.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对位芳纶纺丝废料回收处理方法,废料主要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甲胺与浓硫酸的混合体,其处理方法是通过将废料进行破碎、水洗、压力过滤、真空干燥得到芳纶粉体。该方法只是将纺丝废料中的对位芳纶树脂与浓硫酸进行了分离。
申请号为20191014877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从芳纶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废弃物中回收芳纶纤维的方法,其处理方法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采用磷酸/冰醋酸混合物作为溶剂,复合材料中的将酚醛树脂降解,用去离子水清洗即得到芳纶纤维。
这两个专利是将一种含芳纶纤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该技术方案不适用于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的回收。
此外,芳纶纤维和芳纶纸的制备工艺不一样,溶解回收的工艺条件也会有差别。暂未发现针对间位芳纶纤维废料回收的研究或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料,解决间位芳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调试废料、边角废料和服役期满的间位芳纶纤维造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实现资源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缺乏有效、易行的技术手段对间位芳纶纤维废料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间位芳纶纤维废料烘干,经切断或破碎处理后制成短切纤维或沉析碎片;
(2)将步骤(1)中的短切纤维或沉析碎片与有机溶剂一起常压浸泡1~2h,得到浆料;
(3)将浆料与助溶剂混合,在密闭条件下搅拌反应,得到无色透明的间位芳纶树脂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短切纤维长度不超过10mm,沉析碎片面积不大于1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华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华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