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片上AR镀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8085.8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叶炜昊;张亚星;万维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迪凯光学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10 | 分类号: | C23C14/10;G02B1/10;B29C63/02;C23C14/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ar 镀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片上AR镀膜工艺。本发明工艺通过将大尺寸树脂片切割成小尺寸树脂片小片,然后贴上UV膜进行AR镀膜,镀膜时对功率和每次镀膜的间隔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温度超过85℃,导致树脂片的特性发生改变,减小产品发生的形变,防止造成产品表面膜裂,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提升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片镀膜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片上AR镀膜工艺。
背景技术
树脂片是现有常用光学用品材料。树脂片镀膜是无机物(比如氧化硅,就是沙子)镀到有机物(塑料)上面。和其它镀膜的一个很大不同是基片不能加热,因为基材是塑料,因此基本得到的稳定状态就是室温的条件。再升高温度(或者湿度吸水)都会造成有机的基材膨胀,而这时候那层无机薄膜则变化不大。这样在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应力,达到某种阈值后就会释放造成膜层撕裂或者起皱。
现有树脂片AR镀膜工艺是通过夹具固定树脂片后直接镀膜,反面后再镀膜出片,但在镀膜过程中,由于树脂片薄且本身质地偏脆,施力不均很容易出现片本身碎裂,且由于温度的变化,镀膜后容易出现产品形变较大,造成产品表面膜裂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本申请的主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树脂片上AR镀膜工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片上AR镀膜工艺,其步骤为:
S1、切片:将77*77*0.21mm的树脂片粘附在UV膜上进行固定,再在专用切割机上切成10*10*0.21mm的树脂片小片,刀头处通过持续的通入水流来冷却并冲刷碎屑,切割时,在树脂片上进行直线切割,切割后把树脂片小片放在专用的清洗装置上进行旋转清洗,清洗后通过紫外线照射对UV膜进行解胶,完成将大尺寸树脂片切割成小尺寸树脂片小片的全过程;
S2、贴膜:在小尺寸树脂片小片底面粘附UV膜,通过UV膜固定小尺寸树脂片小片;
S3、镀膜:在小尺寸树脂片小片表面进行AR镀膜,AR镀膜时,选取SIO2的镀膜功率在5kw,Ar充量为40sccm,O2充量为50sccm,镀率为1.75nm/s,Nb2O5镀膜功率在4kw,Ar充量为270sccm,镀率为2.1nm/s,每次镀膜20nm,间隔45s;
S4、解胶:通过紫外线照射对完成单面AR镀膜的小尺寸树脂片小片的UV膜进行解胶;
S5、倒膜:对小尺寸树脂片小片进行翻面,并在翻面后的小尺寸树脂片小片底面粘附UV膜,通过UV膜固定小尺寸树脂片小片;
S6、第二面镀膜:在翻面后的小尺寸树脂片小片表面进行AR镀膜,AR镀膜时,选取SIO2的镀膜功率在5kw,Ar充量为40sccm,O2充量为50sccm,镀率为1.75nm/s,Nb2O5镀膜功率在4kw,Ar充量为270sccm,镀率为2.1nm/s,每次镀膜20nm,间隔45s;
S7、解胶:通过紫外线照射对完成双面AR镀膜的小尺寸树脂片小片的UV膜进行解胶;
S8、取片和检验:通过镊子轻轻取出完成双面AR镀膜的小尺寸树脂片小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膜裂和外观完整度的检查,完成整个树脂片上AR镀膜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迪凯光学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迪凯光学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8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