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验证堵水材料堵水性能的室内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7222.6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超;林振镇;倪芃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验证 材料 水性 室内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验证堵水材料堵水性能的室内试验装置,包括注水腔壁、注水前置板、底板、遮盖板、密封螺栓和裂隙盒;注水腔壁的注水口与其内部空间导通;注水前置板与注水腔壁的一端口密封连接;底板上设有穿孔和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围绕穿孔的周侧外布置并设有防水圈,防水圈夹持于环形凹槽与注水腔壁的另一端口之间;遮盖板遮盖穿孔,遮盖板与底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密封螺栓用于调节注水腔壁与底板之间的松紧度;裂隙盒的内壁设有多条间隙槽,裂隙盒的一端口与穿孔密封连接,另一端口设有可拆卸的盒盖,盒盖上设有注浆孔和出气孔;此方案的实验简单明了,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直观得知堵水材料堵水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堵水材料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验证堵水材料堵水性能的室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空间结构灾害的处治过程中,注浆修复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其原理清晰明了,通过向缺陷部位注射堵水材料,利用材料凝固,实现对裂隙或孔隙的快速填充及对周围介质的挤密粘结,达到加固围岩、填充脱空和防治渗漏的目的。同时,同一种材料在配比上的改变可以实现不同水压下的封堵。因为在实际封堵修复工程中无法进行破坏试验,无法观察极端水压到多大时材料封堵失效,因此目前普遍通过材料力学实验比如单轴压缩和抗渗试验等来获取堵水材料凝固后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经验,说明该材料的堵水性能。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无法直观得知堵水材料的堵水效果,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堵水材料堵水性能的室内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直观得知堵水材料堵水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验证堵水材料堵水性能的室内试验装置,包括注水腔壁、注水前置板、底板、遮盖板、密封螺栓和裂隙盒;所述注水腔壁围成管状,所述注水腔壁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所述注水腔壁围成的内部空间导通;所述注水前置板与所述注水腔壁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穿孔和环形凹槽,所述穿孔贯穿所述底板,所述环形凹槽围绕所述穿孔的周侧外布置,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夹持于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注水腔壁的另一端口之间;所述遮盖板遮盖所述穿孔,所述遮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密封螺栓穿过所述注水前置板和所述底板,所述密封螺栓用于调节所述注水腔壁与所述底板之间的松紧度;所述裂隙盒的内壁设有多条间隙槽,所述裂隙盒的一端口与所述穿孔密封连接,所述裂隙盒的另一端口设有可拆卸的盒盖,所述盒盖上设有注浆孔和出气孔,所述注浆孔和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裂隙盒围成的内部空间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非穿透所述底板的定位螺纹孔,多个所述定位螺纹孔围绕所述穿孔的周侧布置,且多个所述定位螺纹孔均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包围的区间内;所述室内试验装置还包括多个定位螺栓,多个所述定位螺栓穿过所述遮盖板分别与多个所述定位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孔为方形孔,所述遮盖板为圆形板,所述穿孔完全置于所述遮盖板的遮盖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槽围绕所述裂隙盒内壁周侧布置为环状,多条所述间隙槽沿所述裂隙盒的轴向排列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裂隙盒内壁设有多个角钢,多个所述角钢呈离散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螺栓与所述注水前置板和所述底板均为螺纹连接,所述密封螺栓的端头与所述注水前置板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为多条,多条所述环形凹槽呈同轴心布置,多条所述环形凹槽内均设有所述防水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未经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