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米胚芽粉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6261.4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祝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壁市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5/02 | 分类号: | B02B5/02;B02C9/04;B02C11/04;B02C23/30;B02C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300 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米 胚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米机加工胚芽米粉的方法,包括步骤:开糙→谷糙分离→净糙米→第一道风选→第一道碾磨→第二道碾磨→第二道风选→色选→分级→包装;第二道风选后还有筛选步骤、第三道碾磨步骤和胚芽米粉分离步骤;第三道碾磨步骤砂辊轴转速为1120转/分,米机抽风机风压为18‑20pa/cm2;碾磨过程中的碾磨机的米机输送头直径240mm,输送斜槽口宽15mm,深14.5mm;胚芽米粉分离步骤为旋风机分离步骤。而本发明通过工艺的改进,保留了大部份的糊粉层和胚芽,也就是天然的营养部分得到保留;本发明生产出的稻米胚芽粉能量为1514KJ/100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米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稻米胚芽粉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种在稻田里的稻米是连谷包在一起的,就像果子外面还覆着一层果皮一样,将这层果皮去除之后,就成了糙米。而糙米保留了糠层和胚芽因此糙米是稻谷的种籽,富含营养且具生命力,比我们日常食用的主食高2-4倍。糙米的周围还覆盖着一层茶色的米皮,将米皮去除之后就成了胚芽。胚芽位于糙米腹部的下端,组织松散。胚芽和胚根是由一根极短的胚轴连接在一起,和胚乳的连结不牢固。当糙米多次连续地在米机的碾白室内分离剥皮时,米粒中的胚芽脱落机会就增加多次。如果胚芽被去除,就成为我们常吃的精白米了。其实,在米皮与胚芽中含有多种营养,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维他命。胚芽活米是指用能发芽的稻谷通过鲜米机加工 ,胚芽保留率达80%以上的大米。胚芽米煮熟后咀嚼的口感别有一番风味,富含纤维质,亦有助于稳定脑神经组、精神状态与脑部灵活运作,这对时常熬夜、营养不均衡的现代人有很大的帮助。米胚占米粒重量的2%~3 .5%,是大米中的营养精华。米胚中的蛋白质、脂肪均在2%以上,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其中氨基酸组成 较为平衡,为全价蛋白质,米胚油中70%~80%的脂肪为单饱和脂肪酸,天然维生素E高达2 ~3 mg/g。另外还含有植物固醇、谷维素、富含粗蛋白,人体不饱和酸,叶酸,维生素及酵素 类等营养成分。长期食用胚芽米可有效的预防脚气病、口唇炎等多种疾病。
中国人以大米为主食,但人们在加工大米 : 优质水稻→筛理→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糙米仓→碾白→抛光→分级→色选→真空包装→成品过程中,特别是在由糙米加工大米时,将包裹在米粒表面上的维生素 B1 和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因工艺不足,目前市场上加工出来的基本上是去掉了胚芽、糊粉层,仅只有胚乳的精白米,约 63% 的营养元素都积聚于占稻米重量 8.5% 的糊粉层和胚芽中,这样既浪费粮食,营养损失严重。
中国授权专利公开工号CN 103223363 B,公开了一种立式米机加工胚芽米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道碾磨时砂辊轴转速为1120 转/分,米机抽风机风压12pa/cm 2 ,所述的第二道碾磨时 砂辊轴转速为1080转/分,米机抽风机风压为15pa/ cm 2 ;所述碾磨过程中的碾磨机的米机 输送头直径 240mm,输送斜槽口宽 14mm,深 13.5mm。但其没有公开立式米机加工稻米胚芽粉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营养丰富的稻米胚芽粉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米机加工稻米胚芽粉的方法,包括步骤 :筛选→开糙→谷糙分离→净糙米→第一道风 选→第一道碾磨→第二道碾磨→第二道风选→单仓平筛分选→第三道碾磨→抽风机分离稻米胚芽粉→成品稻米胚芽粉→包装 ;第 一道碾磨时砂辊轴转速为 1120转/分,米机抽风机风压为12pa/cm2 ,第二道碾磨时砂辊轴转速为1080转/分,米机抽风机风压为15pa/cm2 ;碾磨过程中的碾磨机的米机输送头直径 240mm,输送斜槽口宽 14mm,深13.5mm;
第二道风选后还有筛选步骤、第三道碾磨步骤和稻米胚芽粉分离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壁市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未经赤壁市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6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钻机水排渣过滤循环复用处理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轮边减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