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5522.0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太平;艾川;刘科言;周峰;王自勇;甘学文;宋桂清;范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15/00 | 分类号: | F41A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壳机构,解决了枪机横向尺寸过大问题。包括枪机,以及设置在枪机上的弹底窝、拉壳钩、拉壳钩销、拉壳钩簧,所述拉壳钩位于弹底窝的一侧,且通过所述拉壳钩销铰接于枪机,所述枪机的端部设有安装盲孔,所述安装盲孔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弹底窝的轴心线,还包括拉壳钩顶头,所述拉壳钩顶头间隙配合于所述安装盲孔内,所述拉壳钩顶头与安装盲孔的孔底之间设置所述拉壳钩簧,所述拉壳钩顶头的头部设有圆弧面,所述拉壳钩的尾端设有斜面,拉壳钩顶头的圆弧面与拉壳钩尾端斜面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枪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壳机构。
背景技术
枪械射击后,枪机后座(非自动方式为手动后拉枪机)完成抽壳、抛壳动作,抽壳是由抽壳机构来完成。
通常抽壳机构由拉壳钩1、拉壳钩销2、拉壳钩簧4和枪机的弹底窝组成。拉壳钩簧通常是沿枪机轴线横向方向设置,拉壳钩簧直接作用于拉壳钩尾端,使拉壳钩围绕拉壳钩销回转,拉壳钩钩齿进入弹壳环形沟槽抱紧弹壳(如图5)。
抽壳时拉壳钩1需要克服弹壳与弹膛的贴膛摩擦力(简称抽壳阻力)才能将弹壳5抽出来,弹壳5对拉壳钩施加抽壳阻力F。设计抽壳机构时通常都设计成抽壳自锁结构,即抽壳阻力F的作用线在拉壳钩销2外侧,使拉壳钩1围绕拉壳钩销2顺时针旋转抱紧弹壳,所以抽壳机构在抽壳时不会拉翻拉壳钩1,保证了抽壳可靠。抽壳机构抽壳前,若因为枪机碰撞、震动等原因,拉壳钩1会围绕拉壳钩销2回转震动,引起拉壳钩抱住弹壳不可靠,导致抽壳不可靠。为了保证抱壳可靠,需要拉壳钩簧4提供足够大的簧力,即使枪机碰撞、震动时拉壳钩也能紧紧地抱住弹壳。所以在枪机结构设计时,为了容纳横向设置的拉壳钩簧,枪机的横向尺寸比较大,最终导致全枪横向尺寸比较大。特别是在枪机横向尺寸受限的情况下,抽壳机构的设计变得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壳机构,以解决枪机横向尺寸过大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抽壳机构,包括枪机,以及设置在枪机上的弹底窝、拉壳钩、拉壳钩销、拉壳钩簧,所述拉壳钩位于弹底窝的一侧,且通过所述拉壳钩销铰接于枪机,所述枪机的端部设有安装盲孔,所述安装盲孔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弹底窝的轴心线,还包括拉壳钩顶头,所述拉壳钩顶头间隙配合于所述安装盲孔内,所述拉壳钩顶头与安装盲孔的孔底之间设置所述拉壳钩簧,所述拉壳钩顶头的头部设有圆弧面,所述拉壳钩的尾端设有斜面,拉壳钩顶头的圆弧面与拉壳钩尾端斜面接触,所述拉壳钩尾端斜面沿水平面的夹角为α,使拉壳钩顶头对拉壳钩施加垂直斜面的正压力F1,以及,沿斜面向外的摩擦阻力F2,所述正压力F1使拉壳钩的尾端外旋,所述摩擦阻力F2阻止拉壳钩头部张开,形成不完全自锁型抽壳机构。
优选地,所述拉壳钩顶头的头部为半球头,形成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拉壳钩顶头的头部倒圆角,形成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拉壳钩顶头的圆弧与拉壳钩尾端斜面接触的位置位于拉壳钩外侧。
优选地,所述拉壳钩顶头为阶梯轴状,其小径段套在拉壳钩簧内。
优选地,所述拉壳钩顶头的圆弧面与拉壳钩尾端斜面相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5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