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光伏一体化屋面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003.0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壮志;黄亮;计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伦高分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16;H02S20/23;F24S25/6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赖婉婷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光 一体化 屋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光伏一体化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预制混凝土屋面叠合板,形成周向含有肋板的基层;在基层上安装光伏支座;在基层上喷涂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形成保温层;在保温层上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表面找平,形成找平层;在找平层上施工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本发明以叠合板拼接构成基层,周向的肋板既起到模板又起标高的作用,先在基层上安装光伏支座,然后进行保温层、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光伏组件安装时,直接安装在光伏支座上,避免打孔对防水层的破坏,且防水节点也易处理,增加防水可靠性。同时防水层为外露做法,后期若出现渗漏问题,直接进行厚涂修复,无需对屋面构件或结构进行拆除,维修方便,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屋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光伏一体化屋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2014年7月4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目前,我国的屋面渗漏率达到95.33%,平均每到5~8年,必须对防水整体翻修一次,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特别是目前分布式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的大量应用,安装在屋面上部的各种设备及构件繁多,屋面一旦出现渗漏需要维修时,上部所有构件必须先要进行拆除,大大增加了屋面防水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故提升分布式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的防水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分布式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往往在屋面建筑设计前没有做太多考虑,屋面构造完全建成后,后期在屋面构造上钻孔安装光伏支座,该做法容易破坏屋面下部的防水层,加大渗漏风险。如中国专利CN206360228U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屋面用防水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的钢板,在钢板上固设有光伏支架并且在光伏支架上固设有光伏板,在钢板上设有防水螺栓,防水螺栓包括螺杆以及固设在螺杆圆周面上的金属片,金属片设置在钢板与钢筋混凝土屋面之间,螺杆穿过钢板并且固设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达到既能将光伏板固设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又能够防止钢筋混凝土屋面开裂漏水的效果。然而该发电装置仍然是在钢筋混凝土屋面钻孔,然后插设螺杆,用以安装光伏支架,仍然存在破坏屋面防水层的现象,加大渗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渗漏率低且便于维修的防水光伏一体化屋面的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水光伏一体化屋面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预制混凝土屋面叠合板,形成周向含有肋板的基层;
(2)在所述基层上安装光伏支座;
(3)在所述基层上喷涂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形成保温层;
(4)在所述保温层上铺设钢筋网;
(5)浇筑混凝土,表面找平,形成混凝土找平层;
(6)在所述找平层上施工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施工所述基层时,全部或部分选用含有肋板的叠合板使得所述基层的中部含有所述肋板。
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周向所述肋板的上端部形成一斜坡,所述斜坡的坡度为0.5~2%。将所述肋板作为模板和标高,施工的找平层,还能起到找坡效果。
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光伏支座通过结构胶或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层的叠合板上,且当所述叠合板上预设有钢筋时,所述光伏支座通过所述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层的叠合板的钢筋上。
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层上安装线管的步骤,所述线管通过结构胶或焊接固定在所述基层的叠合板上。
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施工所述找平层时,使得所述找平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肋板的上表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伦高分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伦高分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控模组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高速锂电池叠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