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网橡胶包边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2342.7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远盛橡胶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3/00;B29K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网 橡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网橡胶包边的加工方法,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将密封圈安装于上模和下模表面的密封圈放置槽内,金属过滤网骨架放置在下模和中模合起后形成的型腔内,氟橡胶材料放入料杯内,依次合上中模板、上模板和顶模板,将模具平放在硫化机内,硫化机对顶模板施加压力和排气后,使料杯内的橡胶材料通过注流孔进入型腔硫化,实现对过滤网骨架橡胶包边的一次成型,本发明通过在指定的加工模具内使用这种方法,注料进入模具型腔均匀,且在硫化过程中包边的橡胶不会漫延到过滤网骨架的中间,制成的橡胶包边过滤网内侧无任何橡胶残留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网橡胶包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零件以金属网作为骨架,边缘用橡胶进行包边,用途为一种过滤网,常用于牛奶、果汁、豆浆等食用液体的过滤嘴上。
现有的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橡胶与金属的结合部位有残余的橡胶废边,一般的橡胶产品的边缘若有多余橡胶残留物,大多通过人工修剪、打磨、冷冻、甩边、切割,即可消除残余橡胶物,不影响产品质量,但是橡胶包边过滤网不同于一般的橡胶产品,因橡胶包边过滤网的材质为金属网制成,内部分布有多个网孔,若橡胶余料蔓延至内侧的金属网上,会堵塞金属网,影响过滤效果,且网格中的橡胶废边无法清除,清除方法不当还会对零件造成损害,所以在生产这类零件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硫化过程绝对密封性,达到过滤网边缘内部无残留橡胶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过滤网橡胶包边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过滤网橡胶包边的加工方法,通过在指定的加工模具内使用这种工艺,注料进入模具型腔均匀,且在硫化过程中包边的橡胶不会漫延到过滤网骨架的中间,制成的橡胶包边过滤网内侧无任何橡胶残留物。
本发明中的过滤网橡胶包边的加工方法为:使用过滤网包边模具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密封圈安装于上模和下模表面的密封圈放置槽内,金属过滤网骨架放置在下模和中模合起后形成的型腔内,氟橡胶材料放入料杯内。
第二步,依次合上中模板、上模板和顶模板,将模具平放在硫化机内。
第三步,硫化机对顶模板施加压力和排气后,使料杯内的橡胶材料通过注流孔进入型腔硫化,实现对过滤网骨架橡胶包边的一次成型。
第四步,过滤网包边模具在硫化机内硫化时,模具施加压力过程中初压是3个兆帕,模具卸压的排气次数为2次,两次排气过程的间距时间为0.5秒,保证模具在排气过程无压力状态下,上下密封圈仍处于密封状态。
其中所述过滤网包边模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衔接的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和顶模板,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上模,所述中模板上安装有中模,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中模和上模内部组合成型腔,所述型腔上设有对应的密封圈,所述上模板设有与型腔相配合的料杯,所述料杯底端设有注流孔,所述流注孔与型腔相连,所述注流孔共设有八个,且八个所述注流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顶模板上设有与料杯相对应的注塞,所述下模顶端和上模底端均安装有密封圈,所述下模板顶端设有定位柱和安装孔,所述中模板、上模板和顶模板上均设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密封圈为耐高温和高抗撕度的硅胶圈,,密封圈的邵氏A型硬度为60,密封圈的横截面为矩形,横截面的高度范围是1.8毫米至1.9毫米,横截面的宽度范围是2.6毫米-2.8毫米。
进一步的,上模和下模表面设有与密封圈相对应的密封圈放置槽,密封圈放置槽的高度范围是1.3毫米至1.5毫米,密封圈放置槽的宽度范围为2.4毫米至2.6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远盛橡胶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远盛橡胶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2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订器紧钩盒移动结构、装订器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深微阱设计及其制造方法